長考了大概半個小時,李襄屏終于開始落子了,而到了這時,李襄屏的行棋速度也瞬間加快了
這種情況當然也算正常,因為他這一段時間的長考,基本就是以那種比較具體的直線算路為主。
那么這種類型的算路,其實最怕就是算錯或者漏算。
在高水平比賽中,其實“算錯”的情況并不多見,對于職業棋手來說,“算錯”那基本就可以歸類于“打勺”或者說“昏招”了,那是老聶那種人才經常干的事。而“漏算”的情況,在人類棋手里面就比較正常,職業比賽也隨處可見,因此時時刻刻需要提防。
所幸的是,李襄屏今天貌似沒有出現漏算,因為在接下來的那十幾個回合中,對手下的每步棋,全部都在他算路范圍之內。
既然這樣,那李襄屏當然就無須花費更多時間了,他接下來這幾十手落子飛快。
等到這一段沖拆完畢,時間來到下午接近4點,全局也已經下了將近120手棋。
整個局部告一段落后,王立誠先生停頓下來,嘴里念念有詞,貌似在判斷形勢,等到他判斷完形勢后,李襄屏甚至還聽到一聲輕嘆,以及見到王立誠先生面露的苦笑。
李襄屏不為所動。
雖然在最近這段沖拆中,李襄屏也知道自己大獲成功,已經成功把對手之前的那個“打入”牢牢吃死
那個子被吃得很大,吃得味道很好,除了留下幾枚劫材之外,對手已經沒有多少利用。然而要知道,到目前為止發生的所有局部戰爭,那可都是在黑棋的勢力范圍內進行,而棋盤的另一邊呢,到目前為止依然空曠得很。
白棋想全部守住那是不可能的。
然而在這時,是王立誠先生手握先手,他現在肯定要“撐”一手,用來加固自己的模樣。那么他現在會撐在哪里會撐到什么程度還有等他撐起模樣以后,黑棋該如何動手這將會是下一個戰斗。
是這盤比賽最后一個大型戰斗,同時可可能是這盤棋最后一個關鍵勝負處。
雖然覺得自己已經優勢,但由于自己現在沒有主動權,自己接下來所有下法,需要根據對手的下一手棋來決定。
那么在這個時候,李襄屏當然不為所動,他靜靜等待對手出招。
思考了大概10分鐘,王立誠先生雖然還在那長吁短嘆,不過他落子卻沒猶豫,他的手勢相當堅決。
他剛剛落下的是全局的第118手,而這一手棋,就是這盤比賽最后一個戰斗的開始。
看到這手棋,李襄屏再度凝神思考
“過分啊,這手棋真是太過分了吧如此空虛的模樣,竟然還敢撐這么大難道是欺負我不會做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