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終于來到2003年的7月,又長胖一圈的李襄屏終于需要活動活動了,他需要去日本參加本年度“富士通杯”的半決賽。
這次的半決賽,被主辦方安排在日本中部城市名古屋,因此早在比賽的前3天,李襄屏就接到國家圍棋隊隊長邵偉剛的電話,通知李襄屏先到申城,他會在申城等待李襄屏的到來,因為申城有直飛名古屋的航班,等大家在申城匯合后,就直接飛往日本參賽。
比賽前2天,等李襄屏抵達申城之后,卻發現不止只有邵偉剛一人在等他,還有王易五段和張大記者,大家已經有些日子沒見了,因此見面之后非常親熱,就在候機的時候熱烈聊了起來。
“襄屏,你那個專題文章寫得怎么樣了呀”
由于那個“我想這樣下”系列將從這個月開始在雜志上連載,因此見面之后,張大記者首先就是關心這件事了。
李襄屏對他比劃一個“一切ok”的手勢,然后告訴他大可放心,根據現在的存稿來看,保障今年下半年的連載已經不存在任何問題。
其他兩位還不知道這事,于是連忙追問什么情況,張大記者順口解釋一遍,告訴他們李襄屏要在雜志上開專欄的事情。
兩位聽過之后自然是紛紛叫好,這其中尤其是王易五段,他一邊夸張的說李襄屏這是準備“開宗立派”云云,一邊又并表示等專欄開通以后,他一定要認真拜讀每一期,也好讓他那樣的臭棋簍子也接受接受“最先進圍棋思想”的熏陶。
就在這樣的閑聊中,登機的時刻到了,飛機大概在中午1點左右起飛,抵達名古屋已經是下午4點多了。用最快的速度入關,一出海關大門,就有個咨詢臺,并且李襄屏還注意到,這個咨詢臺竟然還是中文工作人員。
只不過大家用不著這個咨詢臺,因為就在李襄屏看到這個咨詢臺的時候,王易五段已經和賽事主辦方的人聯系上了。
很快就有人前來接機,足足有好幾個人,當王易和他們接洽時,李襄屏對其他幾位倒沒留意,就是多看了為首那位幾眼。
嗯,如果李襄屏沒記錯的話,這位應該是日本老將山城宏九段吧。
而李襄屏之所以能很快想起這位,那是因為這里是名古屋,而山城九段恰恰就是本地人,當年的“中部小鉆石”那也算是小有名氣了。
作為日本第3大城市,因此名古屋也算是日本圍棋版圖除東京大阪之外的第3大重鎮了,李襄屏依稀記得,日本棋院在這個地方設有一個“名古屋本部”,由于這里處于東京和大阪之間,因此也被日本人習慣性稱為“中部本部”。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名古屋本部”舉辦過一個“王冠戰”,這是一個區域性賽事,其性質大致相當于咱們國家的“西南杯”,當年的“中部小鉆石”在這個比賽中牛逼了,幾乎有超過一半的“王冠戰”頭銜都落入他一個人之手。
只是非常可惜,山城宏九段的成就好像也僅限于此,作為“黃金交椅”的常客,多次登上七番挑戰舞臺,甚至在中國都擁有不小名氣的山城九段,他竟然沒拿過一次日本傳統7大頭銜戰的冠軍,最高成就也就是那個區區“王冠戰”,這實在是一件令人費解之怪事,“世上最悲劇棋手”名副其實。
“襄屏,走了,在那發什么愣呢”
“哦,好的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