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屏既然來了,那來了也就別閑著,你就去”馬曉飛向那4盤棋看去:
“你干脆就去當裁判吧,幫忙盯著大力那盤。”
被馬曉飛抓壯丁了,李襄屏倒也是無所謂,反正像這樣的內部選拔賽又不要求記譜,這就省下很多麻煩事了。李襄屏的主要工作其實就是幫忙計時和讀秒,因為現在已經有自動計時器了,因此李襄屏的實際工作,其實就是幫忙盯著別讓棋手犯規。
而在這樣的內部選拔賽中,那么說實話,這樣的工作那根本就不叫個事。
今天古大力的對手不是別人,那正是今天唯一的“60后”,國家圍棋隊曾經的“兒童團長”俞彬九段,馬曉飛雖然讓李襄屏主要盯這盤吧,不過等比賽開始以后,李襄屏當然不會老老實實在那里干坐,他和其他人一樣全場巡場,這盤瞅瞅那盤看看。
這樣巡了一會場之后,李襄屏很快注意到兩個情況了第一個情況就是他發現到現如今,自己從后世帶來的那些“狗招”,尤其是那些已經“解密”的狗招,那好像真的已經在圍棋界流行開了。
比如說今天4盤棋,每一盤無一例外或多或少都已經有了一點“狗招”的影子。
這種情況倒也在李襄屏的預料當中,他對此一點都不感到意外。
因為他早就說過,因為圍棋這個游戲實在是太難呢,難到絕大多數下法棋手根本就沒有標準答案。換種說話說,其實在絕大多數時候,人類根本不知道下在哪來是正確的。
也正是因為這種“難”,這就造成職業圍棋其實是很勢利的,跟風現象及其嚴重
既然大家都不知道怎么下才好嘛,唯一能執行的,并且有且僅有唯一能夠執行的評判標準,那其實就只有棋的勝負了。
你用這種下法可以贏棋,那么別人就會認為你是對的,進而引來大量跟風。
所以李襄屏一直認為,圍棋中“技術積累”神馬的,那也就聽聽也就算了,真的不用太當真。
比如他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就拿現在的他自己來說吧,假如他今天就宣布“封刀”,不再下職業比賽了,而只是通過“圍棋天地”的那個專欄,對外界披露那些來自后世的狗招。
那么他后面披露出來的這些“狗招”,能在圍棋界流行起來嗎李襄屏心里清楚
很難
有些比較極端的“絕藝粉”,比如像古大力這樣的,他可能還會繼續嘗試,然而想像現在這樣流行,那基本已經沒有可能。
因為在這以前,圍棋界是有現實例子的。例如吳清源先生的“二十一世紀圍棋新下法”,洋洋灑灑十多卷,這其實已經是人類最接近狗狗的思想了,然而基本影響力如吳先生者,他提出的下法都沒能在圍棋界流行起來。
不能流行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下法沒有經過勝負的驗證呀,既然沒有通過這個驗證,那職業棋手誰會睬你
李襄屏注意到的第二個情況,那就是在今天這4盤棋當中,大伙好像特別注意其中兩盤,更最準確的說,大伙好像特別關注兩位棋手,比如在比賽期間,除了馬曉飛和吳教練外,王魯南院長和華領隊同樣到賽場溜達,他們同樣在兩盤棋面前停留的時間更長。
這兩位棋手,那就是古大力和羅曦河。
李襄屏當然知道這兩位更受關注的原因,因為這兩位,那都是眼下國內棋壇著名的“快刀手”呀,而“農心杯”又是快棋,既然這樣,哪怕是在大家的潛意識里,大家也會對他們兩位居于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