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表現如何他能取得什么樣的成就或者說他能達到什么樣的高度,就直接成為圍棋史上新的高度。
雖然知道自己肯定已經成為焦點了,不過在這最后沖刺的開始階段,李襄屏還是顯得比較輕松。想想也是呀,在這么多的比賽當中,最先開打的就是“名人戰”的五番棋挑戰賽,考慮到人“馬名人”都已經下那么長時間的“快樂圍棋”了,算是已經脫離一線,那么這個比賽其實是最沒懸念的,這個“名人”頭銜的交接甚至都有點像走過場。
不僅李襄屏是這樣認為,外界媒體輿論同樣是這樣認為,不僅媒體輿論是這樣認為,甚至“名人戰”的主角之一馬曉飛九段,他本人同樣都是這樣認為。
李襄屏回到國內后的第2天,“名人戰”的前2局馬上就在中國棋院打響,面對圍成一圈的記者,“馬名人”樂呵呵的說道
“呵呵,功德圓滿,功德圓滿呀對于接下來的比賽,我只能用這個詞來形容,把“名人”頭銜交到李襄屏的手上,那我還有什么不滿意的呢這對我來說是最圓滿的結果了,我想不僅對我,對咱們整個中國圍棋界,這可能也算是最圓滿的結果了吧。”
圍棋界“名人”的由來,大多數人習慣性認為是來源自日本。當年日本一世本因坊算砂也就是那個法名叫日海的和尚,他和織田信長對弈后,織田信長感嘆一句“真是名人呀”,并為其設置“名人棋所”。
從此以后,“名人棋所”也就成為日本圍棋的領導中心了,而“名人”一詞,也從形容詞變成特定意義的名詞,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和棋力象征。從日本的江戶時代到明治初期,名人一直是圍棋界唯一的九段,此制度一直到日本棋院成立,“大手合”升段賽的開辦,才被打破,期間維持了約四百年。
現在圍棋界所有“名人戰”的來由,基本就是來源于此,這當然是沒啥好說的,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名人”這個詞,那還真不算是日本的外來詞,在我國唐代以前,也有“名人”這一說法的。
嗯,在古中國,“名人”這個詞,那可能有點類似于現在大家說的“達人”,在某個領域比較厲害的,在現代是叫做“達人”,而在咱們國家唐代以前,那就是稱作“名人”,因此僅從這個稱謂來說,那也算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出口轉內銷”。
“我記得在我入段以前,對,就是我第一次參加世界大賽,在通過那一年的“三星杯”預選賽之后,馬老師曾給予我無私的指導,他和聶老師兩人悉心指導了我整整一個月,因此我和馬老師雖無師徒之名,卻有師徒之實,所以在這我衷心的想對馬老師說一聲謝謝您,巴拉巴拉”
在外面說了一大堆場面話之后,當李襄屏一個人獨處時,他卻對自己的外掛說道
“呵呵定庵兄,怎么樣此賽事無關緊要,結果也應無懸念,你有些日子沒下正式比賽了,要不這次你上去練練手也算是為一周之后的比賽熱熱身”
“如此甚好。”
對于李襄屏讓他下棋,那老施當然不會拒絕的,他基本任何時候都不會拒絕。嗯,唯一能阻止老施下棋的,那可能也只有他的繡琴姑娘了,甚至繡琴姑娘說的那事,李襄屏現在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到了第二天,和馬曉飛的五番棋正式開始,對于這個噱頭滿滿場外話題諸多但競技性其實并不強的比賽,李襄屏決定讓自己的外掛出戰。
當然嘍,這次讓老施出場,那也不能說完全就是李襄屏的惡趣味,畢竟從老施上次參加正式比賽,到現在已經有好幾個月了,李襄屏是真想看看自己的外掛進展如何,這其中尤其是一大看點
李襄屏在幾個月前就注意到自己雖然和老施同時學習和研究狗招吧,但兩人的側重點好像有所不同,或者說各自的收獲和心得有所不同。
自己更注重棋理,喜歡從棋理的角度去理解和認識狗招。
而老施呢,他似乎更強調狗招的結構,尤其是對子力的配合和棋子的搭配,他似乎更有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