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蘭杯”決賽第一局,當比賽進行到上午11點半左右,李襄屏按照老施的指示落下了全局的第39手。
毫無疑問,這是一步好棋
是那種你找不到原因,你說不出理由,但是只要你達到職業水平,你第一眼看到它,就會讓你眼前一亮的好棋。
在落下這手棋后,趁著常浩九段也沒有那么快馬上落子,那么在上午最后一點時間,李襄屏也不干其他事了,他開始細細品味自己外掛下出來的這手棋。
在品味了幾分鐘之后,李襄屏產生一種很復雜的情緒
嗯,這個說法應該沒啥問題,因為在那一刻,李襄屏的情緒的確是很復雜,這里面包涵了一絲詫異,一絲驚喜,接著還有一絲羨慕,一絲妒忌,最后甚至還有一點點感動。
所以在那一刻,李襄屏是那種真真正正的“五味雜陳”。
在李襄屏這么多的情緒當中,最好理解的那當然就是他的羨慕和妒忌。
想想也是呀,老施并非沒下出過妙手,無論是他前世和范西屏棋圣爭霸,還是現在成為李襄屏的外掛,那施大棋圣都是好手妙手不斷。
然而要怎么說呢,李襄屏其實一直認為老施的特點其實比較單一。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分,假如把超一流圍棋高手分為文科生和理科生的話,那老施可能就像一個如假包換正宗理科男。
他的很多好棋和妙手,在李襄屏看來那就很像是在解題,面對一些對算路要求極高的戰斗場面,或者面對一些超級復雜的雙方糾纏局面,那么李襄屏看到老施的好手之后,他往往會有這樣的感覺
“哦原來這個題目的標準答案是在這里呀”
這是施大棋圣最厲害的地方,只可惜這也是他略顯單薄的地方,作為一名百分之百純正理工男,老施貌似欠缺一點文科生的感性。
比如在過去,當李襄屏看自己外掛的棋,他基本就只有“原來正解是在這樣呀”的感覺,基本沒看到“原來圍棋還可以這樣下呀”的好手。
而就在今天,就在剛才,李襄屏就看到老施下出這樣一手棋了。
剛才這手棋并不涉及復雜的計算
要知道現在才30多手棋呢,布局都還沒完成,雙方還是初步在棋盤上劃分疆域,并且可能是由于起手“目外”的緣故吧,常浩同學今天其實下得比較謹慎,每個局部他都在挑最安全的下,正是因為如此,導致今天這盤棋下到現在,整個棋盤還沒出現任何一絲戰斗的跡象。
可是就在這種略顯平淡的局面中,老施突然下出讓人眼前一亮的一手,那種能讓人產生“原來圍棋還可以這樣下呀”這種感慨的好手,那沒啥好說,李襄屏這時產生一點點羨慕甚至妒忌,這當然很好理解。
而除了這兩種情緒之外,李襄屏在這一刻最重要的心情,那可能還是在于感動。
沒錯,就是感動
就是那種愛棋之人看到妙手,感受到圍棋之美帶來的感動。
說句實話,其實自從穿越以來,李襄屏一直對自己的選擇感到困惑
自己明明衣食無憂,自身條件也存在很多種選擇,那么為什么會選擇職業圍棋這條道路呢并且是在明知道未來狗狗橫行,自己擊敗它們的可能性無限趨近于零,可就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自己怎么還會選擇這條道路呢。
剛才的這點感動讓李襄屏若有所悟。
正是因為自己還會感動,沒錯,在感受到圍棋之美之后自己竟然還會感動可能這也算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吧,才讓自己繼續在這堅持。
“襄屏小友,襄屏小友。”
“啊定庵兄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