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1點半鐘,當看到大李非凡的第47手,李襄屏瞳孔一縮,眼睛一瞇,表情也漸漸變得嚴峻了,他開始重新梳理自己的思路。
沒有錯,在初步弄懂對手的構思之后,李襄屏認為大李剛才的那手棋,或者黑45和黑47這兩手棋的組合拳,那確實配得上“非凡”這個形容。
因為在他眼中,對手剛才這個下法,已經超越普通“好手”或者“妙手”這個范疇了,可能已經直接上升到“類狗氈這個層次。
需要特別明一下,其實在李襄屏心目中,他認為能夠稱得上“類狗氈的下法,那還是和大家常的“妙手”有所不同的。
雖然這兩者肯定都是好棋,這是兩者的共同之處,然而大家平時常的“妙手”,這樣的棋只是在通常情況下比較難想到而已。
不過一旦想到了,并且有人在棋盤上下出來了,那么大家就會發現,這些棋基本都會符合人類創造的棋理。
即便是那些被稱為“愚形妙手”的下法,那也只是外形看上去像愚形或者俗手而已,透過表面看本質,你依然會發現這些手段其實同樣符合棋理。
然而“類狗氈就不一樣。
這樣一類手段不僅出人意料,甚至乍一看的話,它似乎完全違背棋理。
不,不僅僅是“乍一看”的問題,不夸張的,假如你水平不夠的話,那你再怎么琢磨,你都會認為它不符合棋理。
毫無疑問,正是因為這兩者的這個區別,那么在李襄屏心目中,“類狗氈顯然就要高出一個檔次了。
比如在圍棋歷史中,人類棋手下出的妙手其實是層出不窮的。做個很簡單的假設,你在任何年代隨便挑10張職業棋譜
那些難度超高的驚妙手且不去它,假如你稍微降低一點標準,就那種普通意義上的妙手,那么你就會發現,10張棋譜一步妙手沒有,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才是真正非常的概率事件呀。
然而“類狗氈呢
在曾經的圍棋歷史中,人類棋手當然也曾下出過一些類狗招,例如吳清源先生,黃龍士前輩或者道策先生,甚至像老神棍藤澤秀行這樣的,他們的棋譜同樣能找到一點“類狗氈。
可即便是他們這樣一些人,“類狗氈的數量也是鳳毛麟角,所有人加起來可能也沒有達到三位數。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當李襄屏自己上次下出一步認為算是“類狗氈的手段以后,他才會在那里自鳴得意,沾沾自喜上好半。
因為同樣的原因,當他判斷大李今同樣下出了一步“類狗氈以后,他現在才會表情凝重。
“唉急所和大場呀,在普通棋理中,不是都應該是“急所”高于“大場”嗎,可是大李今這個下法,他好像連這條棋理都突破了呀”
沒錯了,這就是李襄屏認為對手今算是下出“類狗氈原因。
要知道現在才50手棋不到,還只是一盤棋的序盤階段,而稍微有點棋力的棋友都知道,在圍棋的序盤階段,其實是有個基本原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