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李襄屏和施大棋圣的日常中,老施擺圖給李襄屏看這事并不稀奇,尤其是在早幾年的時候,正是通過老施的科普,這讓李襄屏對中古棋的一些常用棋形熟稔無比。
像什么“大鐵網”,“小鐵網”,“金花碗”,“鐵重關”
嗯,總而言之一句話,如果讓現在的李襄屏去冒充中古棋專家,他大概率不會露出什么破綻。
當然嘍,即便是到了現在,李襄屏也不敢說對中古棋有如何精通呀,比如在當初,讓李襄屏最感興趣的并非這些中古棋的常見棋形,而是中古棋的某些經典死活。
而他喜歡經典死活不是其他原因,那是因為在中古棋的經典死活中,絕大部分都有一個好聽甚至富有詩意的名字呀。
比如在剛穿越那會,老施就給李襄屏擺過一個名叫“彩鳳翻身”的經典死活題,這道題讓李襄屏現在都還沒搞明白從這道題的外在棋形來看,或者從解題順序來看,中古棋的那些老前輩們,他們怎么就會想到取這樣一個名字呢
這個“翻身”到底是什么樣一個翻法呢
反正李襄屏一直理解不了,以至于他對先賢們的腦洞敬仰無比。
對了,還有另外一個,叫什么“玄女磨鏡”,這簡直是,完全超乎李襄屏想象的稱謂呀。
正是因為如此,當施大棋圣提出擺圖,這讓李襄屏立馬來興趣了,他還以為自己外掛又發現了什么好玩的東西呢。
當然嘍,說是說老施擺圖,真正動手的那還是必須得是李襄屏自己,他只是按照老施的指示在棋盤上落子而已。
只不過在這一次,李襄屏剛剛在棋盤上落子七八枚棋子,他的一張臉就沉了下來
“定庵兄你這是何意你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是吧”
李襄屏當然生氣呀,因為從這七八手棋就能看出,老施讓他擺的,這分明就是他上次輸給大李的那盤“三星杯”決賽決勝局。
“呵呵襄屏小友毋急,你繼續擺,擺到我喊停為止,對了此局手順你應該還記得吧”
李襄屏忍住氣,心說這盤棋我怎么可能忘記、記10年不好說,但如果是明年這個時候讓我再擺這盤棋,我保證能做到一步不錯,好我今天擺就擺,我倒想看看你今天想干嘛。
“停”
不到2分鐘時間,李襄屏終于等到老施這聲“停”字,李襄屏若有所悟,因為這時棋盤上的最后一手,那正是他自己下的那步,外形非常像“耳赤之妙手”的那手棋。
這手棋在上次比賽期間引來諸多議論,幾乎所有人都對這手棋贊譽有加,只可惜因為那盤棋自己輸了,這才讓大家的評價大打折扣。
“定庵兄,你這是何意”
“唉,我記得當時你曾問過我,這手棋到底算是高階狗招還是僅僅只是耳赤之妙手嗎,定庵經過這段時間苦思,確認這的確是一步精妙高招啊,這是足以抗衡機器的一手棋。”
“哦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