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點鐘,也就是馬曉飛和唐麗剛登上講臺的時候,對局室內的大李剛落下一手棋,這是全局的第81手。
等李襄屏看清這手棋,他下意識的伸手扶了扶這枚黑子,然后直身,雙手抱頭,身體后仰,像是想從一個更高的位置重新審視這盤棋
大李剛才這手并沒什么特別之處,只是棋盤某局部一個正常定型手法而已,并且這手棋也并沒出乎李襄屏的預料,他在這手棋之前就預想過,對手這時應該會下在這里。
而李襄屏之所以會在這個時候稍作停頓,那完全是因為比賽用時的緣故
李襄屏今天的比賽用時其實控制得不錯,到現在大李已經進入讀秒了,而李襄屏還有8分鐘的保留用時。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李襄屏覺得自己需要好好利用一下這8分鐘時間,判斷一下形勢,梳理一下思路,省得到進入讀秒之后手忙腳亂。
在正常情況下,職業棋手的審局,一般是從形勢判斷開始的,因為這是確立自己之后對局思路的基礎,不過在今天,李襄屏卻沒有這樣做,他一沒有去進行很精確的點目,二也沒有過多去分析雙方的厚薄
而李襄屏之所以這樣,這并非他不知道形勢判斷的重要,更不是他想標新立異,完全是由今天這盤棋的特殊格局決定
李襄屏今天采用的是一種撒豆成兵般快速游走戰術。
而大李開局就祭出“越南流”,這當然也是一種快步調的下法。
既然是快速對快速,雙方都高速運轉,那么這樣的棋下起了,雙方通常都不肯輕易在局部定型的,會在棋盤上留下很多不確定因素
比如今天這盤棋下到現在,大李剛才的第81手,他只是準備在第一個局部定型而已,而除了那個地方之外,棋盤上還有四五個地方沒有定型呢,那些地方都充滿了種種不確定性。
那么面對這樣的格局,精確點目的意義其實就不大了,在大多數時候都是無用功。
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在這種格局下,實空的平衡是非常容易被打破的
打個比方,比如李襄屏的下一手棋,他在局部選擇一種注重實地的定型下法,沒有問題只要他自認為能承受住大李后面的攻擊。
這時選擇一種放棄部分實地,然后保持全局性攻勢的下法,同樣沒有問題前提是李襄屏認為自己后面的攻勢能給自己帶來足夠的利益。
而在這時選擇一種相對膠著注重維系平衡的下法呢這當然就更加沒有問題。
李襄屏是這樣,其實他的對手同樣也是這樣。
這就是這種格局的特點。
正是因為這樣一種特點,這當然就讓精確點目的意義不大了李襄屏可以有自己的思路,但在這時候他卻無法左右對手的想法。
那么現在的問題就來了面對這樣的格局,什么才是正確的思考方式呢
答案很簡單把思考的重點要放在那些沒有定型的地方,權衡各種定型手法的利弊,更重要是要搞清它們之間的聯系,找準當前局面下的重點。
而這個,就是李襄屏需要在這8分鐘之內完成的事情。
現在的李襄屏當然也不算是菜鳥了,既然明確了方向,因此他在很短時間內,就把注意力集中到棋盤上3個地方
現在全盤總共5個未定型之處,其中2個被李襄屏暫時擱置,因為這兩個相對孤立,和棋盤其他地方暫時并沒有多大聯系,因此屬于正常的官子定型,在中盤階段暫時不用考慮。
“那么在剩下三個當中,到底哪個才是全局的重點呢”
帶著這樣的想法,李襄屏很快把目光投向棋盤左上角的一塊黑棋了
李襄屏首先注意到這里其實非常正常,因為黑棋的這一大塊,現在暫時還沒活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