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昏。
眼花。
神情還有些懵。
身為蒲山公的李密只覺得這段時間來自己的經歷可謂是堪稱傳奇。
哪怕在曾經參與楊玄感造反的時候,在其后失敗逃亡的過程中可都沒有他這一次的經歷來的這么激烈。畢竟在當時,主角乃是楊玄感,而他李密不過是一介配角,許多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楊玄感的身上,沒有在他的身上投注太多。
而這次
發生的那一幕,可謂是讓蒲山公李密真正見識到了人算不如天算。
眼見大業將成,更是有著能夠打敗張須陀的機會放在眼前的時候,在他李密信心滿滿的時候,時局陡變,天地倒轉才能形容時局的突變和夸張。
堂堂的瓦崗寨首領,身為大龍頭的翟讓投誠了。
最大的反叛義軍在那一刻,從內部被徹底攻破,大好的局勢徹底被改變,那已經不是單純的人力可以扭轉的情況了。
可以說,他蒲山公李密長這么大就沒遇見過這樣的情況。
他哪里知道燕王楊倓對翟讓進行了招安,將幾百年后大宋的招安給按在了翟讓的身上,進行了相應的實驗。
有句話怎么說來著
老大叛變就不叫叛變,那叫招安。
接下來戰斗過程中,更是被那月傾池詭異的武功加上翟讓的死命進攻弄的受了重傷,隨后的逃亡過程中更是遭受到了長這么大都沒有忍受過的凄苦,落得只能吃葵花籽來填飽肚子。
這樣的日子,他李密何曾經歷過
在他看來,時局之所以變成那般模樣,與那慈航靜齋脫不了干系。
如果不是慈航靜齋的人和李閥的人到來,時局哪里會突變成那樣
跟隨著慈航靜齋的人逃亡,那是絕大的危機,為此在李密的心中有著分開的打算,最后那個好運跟著逃出來的忠心侍衛倒是給了他一個滿意的答案。
換裝易容逃亡。
而正是那個換裝逃亡,給了蒲山公李密一個安然逃脫的機會。
至于曾經的手下,對蒲山公李密來說,在他的心里也只不過暗自擔心了下真正的心腹沈落雁和徐世績兩人,其他的并沒有太過放在心上。
只是李密壓根兒就不知道他的逃亡路線早就被人為制定了下來,所謂的安危不過是沈落雁以未婚夫的性命和她自己整個人換來的,在李密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便是大難不死必有后福。
他蒲山公李密,有著氣運。
隨后在逃亡的過程中,李密便很幸運的遇見了帶著玄甲軍而來的李閥二公子,那個未曾見面便已聞名的李世民。
收攏逃兵。
然后順便將他還沒來得及收攏逃兵的蒲山公李密也給收了進去。
在那一刻,李密便知道這李閥可謂是野心勃勃之輩,之前的瓦崗寨未必不是被李閥給算計了。尤其是在看到李世民率領的玄甲軍那熟稔撿便宜的樣子,頗有一種做這行好多年的錯覺。
撿的便宜,那可是原本就屬于他蒲山公李密的。
當時,李密內心那個懊惱與氣憤。
但他蒲山公是梟雄,有著大業要創,所以李密忍住了。
在一番思索之后,李密覺得自己眼下所面臨的局勢太過危險,燕王楊倓憑借兩戰使得他徹底的站住了腳跟,更是為大隋保住了最后的力量,有了再度橫掃天下以恢復大統的機會。
而他李密在失去了瓦崗寨之后,便是失去了大部分的力量。
更會面臨燕王的追殺,以及其他野心之輩的利用。
在思索了一番之后,尤其是從翟讓投誠燕王的事情中得到了靈感,李密決定自己暫時投靠李閥,投靠這個一直以來便被人為創造出了赫赫聲名的李世民。
李世民的名聲如何而來,李密非常清楚。
李二公子的名聲更多的是在有心人的創造和夸大,有人掌握了輿論。
畢竟李密是一介梟雄,但他更是一個讀書人。
儒家最為擅長的能耐,被其他人借用了。
所以李密這次直接暴露出自己的身份,想要面見李世民既是想要了解這個被不少人吹捧不已的李二公子到底會有何等魅力,更是想要借此機會確定自己投靠李閥后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