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眼的是冰冷冷的鋼鐵叢林,不再是古色古香的院樓。
立身在街道中央,白少棠在見到眼前這個熟悉卻又陌生的少女之后,他似乎才反應過來,先是低頭打量了一眼自己身上的裝扮,那是一身白色的袈裟,順手摸了下腦袋,只感一片光滑,竟是連頭發也不見了。
他這是如對方話語中的形容那樣,是一個光頭和尚。
在睜眼看到這個熟悉的城市模樣,白少棠便知道自己陷入了類似幻覺的地步,甚至要比之更甚的是這智慧禪師只怕是會那變天擊地。若是這門功法,那么其后果要遠比尋常的幻覺來的可怕。
于自己的記憶中,在武俠里涉及精神的功法并不多。
印象深刻的功法也不過數門而已。
第一門便是大名鼎鼎的九陰真經,其中已經是涉及了淺層次的精神攻擊,那就是移魂。
當然。
這只是普通世界的功法,那個跑到東成西就世界里的九陰真經不算,因為主體白都在等那個自己將這門可以加速,可以隱身的功法弄來,可過程似乎有些曲折,那個自己還沒有回應。
第二門便是不死印法,只可惜這門武功對白少棠來說,并沒有太多的意外,它有頂級幻術的資質,以精神幻象來迷惑敵人,從其中剝離開來,便是名震天下的幻影身法。可以說這門武功在精神上的研究是配合石之軒無雙刺客的身份,對敵人精神上的殺傷力反倒是沒有九陰真經來得可怕。
至于第三門出自大明尊教的御盡萬法根源智經,這門含有智字一詞的武功卻沒有足夠的傳人彰顯它的可怕,為其正名。落在影子刺客楊虛彥的手上,也被其用的馬馬虎虎,不提也罷。
第四門則是出自風云的圣心訣。
得了鳳血的徐福化身帝釋天后的成名絕學,圣心四絕中的驚目劫可以用眼神殺人,極神劫更是可以元神傷人,已然有了劍二十三的模樣。
唯一不同的是兩者的表現不同。
這已經是單純用精神造成物理性的傷害了,分別便是單體與群攻。
第五門則正是讓前任自己不知不覺間中招的道心種魔,其神不知鬼不覺的詭異程度在楊廣的手上被其玩出了花兒,化道為盜,補盜為道,奪舍重生,大號養小號,這便是楊廣手上的道心種魔。
第六門與第七門便是與佛門有關了。
其詭異與縹緲程度比之道心種魔還要有過之而無不及。
若說道心種魔是化他人為己用的話,更是以精神攪動虛空與萬物波動,那么后面的兩門武功則是走的另外兩條道路。
第六門便是魔宗蒙赤行的藏密智能書,評價這門武功只有一點,那便是將自身精神力量轉化為物質的蓋世奇功。它已經視科學為無物了,是正兒八經觸碰到規則類的玄心功法。之所以它比不過道心種魔,并不是因為這門武功差,而是一個人的精神力有高低,有上限。在沒有突破先天這個徹底轉換物種境界的時候,其在先天上鎖定了藏密智能書的最后上限。
它太過簡單粗暴,沒有道心種魔那般四兩撥千斤的精巧。
第七門同出佛門,那就是出自布達拉宮的變天擊地。
這門武功是白少棠所知道的除去仙俠世界外最為詭異的精神功法不甚至在仙俠世界中,這門武功也是數得上的詭異與離譜。
使人陷入千百世輪回之中,更能覺醒千百世輪回的記憶。
表面上看起來或許不怎么樣,但深究起來,你便會發現這門武功是何等可怕。
如果中招者能在這武功下清醒過來,那就算得上是給你活生生的批上了一層大到離譜的外掛,那便是你憑空多了千百世的記憶與閱歷。
通俗點便是你過奈何橋的時候,沒有喝孟婆湯。
以小說界的形容那便是重生。
而且還是那種重生一次度過人生之后,繼續反復的帶著記憶重生。
這么大的掛,自然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代價便是能夠理清那復雜龐大的記憶,能夠從千百世中尋回真我,而不是陷入其中,落得盜夢空間一樣在最深處回不來。
而歷來做到這一點的是寥寥可數。
中招者如此。
修習者更是如此,因為修習它第一個嘗試的人便是自己。
其修習難度恐怕要比道心種魔更難。
它之難倒不是入門難,而是修習的過程中能不能清醒,找回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