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之后的發展也證明了,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里,一個龐大的國家機器遠比山門強大的地方。
隨著眾位道爺一一將四件法器的細節處敲定,至少是暫時敲定,甚至有不少道爺頗具時代精神,甚至為四件法器做好了完整的備案。
這其中固然有諸位道爺撇開山門之間,將自家傳承的部分坦然無私的展現出來。
但是李林總覺得,這背后也是一群老頑童不服輸的暗自較勁。
同樣的一道汲水的陣法,既然要用你張家的,是不是就代表我李家的不好?
而且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說,不止是各位道爺,連李林也陷入深深的興奮之中。
借天地之力,煉制地仙法器,不論是道爺們還是李林,這輩子都是頭一遭的經歷。
況且借助煉器,得以理順一方四時風水,甚至可以在祭煉法器的過程中,加身對于天地的認知,甚至若是功成,這是活百萬乃是千萬人之大功德。
古之有道真修,逢亂世下山,匡扶社稷,定鼎龍脈,以紅塵洗滌道心。
如今后學末進,所做之事,不亞于前人!
甚至更為市儈些說,大家也都是以此來積累自己煉器的經驗,而且材料是靈能部出,人力物力皆有靈能部供應,煉四尊法器也是煉制,多選幾個備用的練練手怎么了?
畢竟說來,這一套都天雨師法器,都不是各山門的傳承法器,而是這里一道禁制,那里一套法陣,諸家合力琢磨出來的,沒有將法器煉制出來,誰也不知最后的效果時好時壞。
有備無患總不是壞事。
于是乎,在一群道爺的群策群力下,以暫定的四尊法器煉制方案為主,又各自定下了兩套備用方案。
一應共十二套法器煉制方案出爐的瞬間,各位道爺不敢怠慢,一通通電話打回山門,而嚴部長也立刻派遣行動組人員,通告全國各省分部,緊鑼密鼓的搜集各種煉制法器需要的材料。
同時也有行動人員依照名單,聯系散落在各地的手工藝大師,有在博物館工作,精通古代鑄造工藝的大師,也有手工紡織業的老藝術,更有刻印的大師。
當天下午,麻宗然道長便乘坐飛機,趕到了基地總部,拜訪易經研究院,緊急敲定“連山法壇”的構建細節。
稍晚些時候,聯絡各宗山門的行動人員,也陪同幾位老道爺,坐上了飛往京華市的專機,值此盛事,各宗門道爺都被驚動了,他們親自動身,護送著山門的典籍孤本入京。
畢竟幾位道爺和李林的想法多少有些天馬行空。
他們要煉制的是地仙法器,至少是可以成長為地仙法器級別的法器胚胎,而不是先天修士可以輕易煉制的法器。
諸般禁制也好,符篆也罷,還是陣法也好,都是存在于宗門傳承孤本中的東西,距離他們的境界還十分高遠。
各山門中在京華市修行院的門徒弟子也被召集到基地總部。
道爺們懷疑,哪怕只是法器粗胚的煉制,只憑一人之力,怕也難以激發其上的禁制,是故將門下真傳弟子喊來,提前轉授地仙禁制的精妙,準備演練一套陣法,合眾人之力,用以激發禁制。
等到傍晚時候,運送貨物的專機也都相繼抵達基地總部。
“這塊黃玉石不錯,質地上好,主要是塊頭大,宗然,你來看看,切成四大塊,做法壇陣基怎么樣?”
“切四塊小了點,三塊吧,祭煉都天雨師印的法壇,用黃玉不太好,師弟再選一選。”
……
“李道友,都天雨師旗上要加貴宗壬水法雷符篆,那旗桿用這塊老銅?老朽看著這也算是老物件了啊。”
“銅……也不是不行,敬元道長,您來看看這塊紫檀木,我有點看不準,您給掌個眼,要是能用的話,紫檀木做旗桿,直接換成甲木法雷符篆,豈不是更好?”
“唉?紫檀木?老朽看這塊金絲楠木品相更好啊。”
“金絲楠木是陰木吧,紫檀木是陽木,得,再選選吧……”
“再選選,要選陽木的話,那塊桃木料可惜了,差點年份。”
敬元道爺正感慨著,一旁嚴義德卻正走過來。
“敬元道長,您看上這塊桃木了?沒事兒,咱們這個項目用不到的話,回頭結束了直接送您,不是說桃木做木印、木劍挺好的嘛,就當是您的勞務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