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葉霖沒有猶豫,他緩緩接過種子。
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理念,那就是像當初輔助寧致遠一樣,解放罪惡之都的奴隸制度和不平等。
但今天,角色轉換了,他不在是輔助別人,而是自己去做。
守護中天,成為他的使命。
你考慮清楚沒有,吳道子鄭重道。
葉霖深深的呼了口氣,點了點頭。
吳道子輕輕撫摸胡須,開口道“在此之前,我要向你問幾個問題,你需要斟酌再三在回答我。”
什么問題,葉霖呼了口氣道。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你如何做到明辨是非。
若是一個人的意志不堅定,自然也就不夠聰明,若是一個人的言行輕易之間改變,自然也就是容易失信,葉霖并沒有急著回答吳道子的話,而是將吳道子的這番話解釋了一番。
修行,修的便是身心。
修身,蘊藏于心,而貫通全身,倘若不能做到抱守歸一,連做人的道理都沒有想明白,又何談明辨是非。
言行合一,身心立志,不必在乎勞累的過程,而是在乎最終的結局。
心若通達明亮,自然也就能明辨是非,葉霖緩緩答道。
雖有幾分詭辯,但卻也有幾分道理,吳道子輕笑道。
旋即,他又開口問道“你以為中天因何而治。”
葉霖一聽,微微一愣。
相比于明辨是非的問題,治理中天則要復雜的多,吳道子的話中有話,他也明白,這是吳道子對他的考驗。
這其中若是偏執一面,那么所答答案便會過于狹隘,想要回答吳道子的話,葉霖需要三思而后行。
容我想想葉霖面帶肅穆之色。
吳道子點了點頭,道“我給你時間想想。”
葉霖緩緩的閉上眼睛,他細細的回想著往昔的一起。
他想起了當初輔助寧致遠,想起了當初在邊關的軍旅生活。
他雖然不是掌權者,但也明白,若想得到天下,則要得到民心,須知,民心所向,正是天意。
但治理一個國家,則要復雜的多。
一個國家若是沒有法儀,那么這種統治也必將不能長久。
一切皆有法,百工以方為矩,以圓為規,直以繩,正以法,所以有了繩法。
但一個國家單單是只有了繩法也是不夠的。
同樣的,要以德服人。
德行的延伸,則是需要大量賢才,只有有了賢才,治理國家才能夠做到井井有條。
那么除了法儀、德行,治理一個國家還需要什么呢葉霖不停的反問自己。
此時的他,陷入了一種莫名其妙的循環之中。
靜下心來,葉霖一遍遍的回想著。
吳道子所問的問題,太過玄奧,他需要一遍遍的梳理,然后從中找出平衡各方的答案。
這答案,也許不是而最好的,因為這個問題本就沒有最佳答案。
就這么坐在桌子前,葉霖足足坐了一日功夫。
這期間,吳道子一直坐在對面陪著他。
一日后,葉霖的神情微微一動,目光直視吳道子。
你想清楚了,吳道子帶著笑容看著葉霖。
葉霖點了點頭,道“我想清楚了。”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