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僧人,若是連本分都丟了,基本的道德倫理盡失,那還能稱為僧人嗎
萬惡淫為首,為惡嗔為念。
人這一生,任何的東西都可以丟失,唯有精神和信念不可丟棄。
他朗聲道“大師所說,太過狹隘,甚至有諸多的局限。”
我卻認為,無論是僧人,還是世人,皆是以德為立身之本,有德才有身。
待人真誠,德才兼備,這是一個人立世的根本。
”古人言,居下位而不獲于上,民不可治也。”
可見待人真誠與有德是密不可分的。
就拿當世中的許真君來說,他救民于水火之中,受到上天的福澤,修成至善至德大道。
他的良善,他的德行,便成就了他的道法,由此可見,世人皆不遵守良善道德,反而才是應是應該推崇的,葉霖緩緩道。
他每說出一句話,他的手總會朝著那虛空中金色能量撈去。
在如佛門,佛祖割肉喂鷹,以身犧牲,難道佛祖的心中不是以一種慈悲濟世的心情去行善。
有此可見,良善在心中,德行也在心中。
在乎于言行,在乎于所做的事情。
倘若這件事情做出來便是助紂為虐,那么這件事情便是不得人心,失了真善美。
葉霖字字珠璣,他的每一句話,如同醍醐灌頂,澆在瞎僧的腦海之中。
瞎僧心頭明悟,原本他那狹隘的眼界和思想也是漸漸開闊起來。
他未曾瞎時,也曾有良善之心,否則今日便不會廢己助葉霖這些道蘊。
只是他的這絲良善被真正的惡念所蒙蔽,他也成了這紅塵中的一縷濁氣,而非清泉。
但受到了葉霖的點化后,他反而心頭有種明悟,修行在身。
他的身心不在像從前那般沉重,反而空空明明,少的羈絆,多了幾分真性情。
葉霖看到那虛空中最后一縷金色能量,當即大手一揮,一指指向瞎僧的雙目。
他的面色慘白,但手中的動作卻沒有任何停止。
他將這虛空中的金色道蘊,以論道的方式,通過文字注入到瞎僧的體內。
這一指指下,那瞎佛的臉上露出一絲痛苦之色。
他的身上,一縷縷的黑氣盡皆從身體的七竅中排出。
這些黑氣,乃是蒙蔽他的垢氣。
本是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葉霖淡淡的開口道。
那瞎僧一聽,不由身軀一震。
他原本已經瞎了的兩只眼睛,竟然在這一刻緩緩的睜開。
他的眉心眉輪處,那血紅色的眼珠也已經消失不見,繼而變成了一顆紅點。
他已經真正的由一名僧人變成佛陀。
修行在心中,佛陀朝著葉霖淡淡一笑。
葉霖與他相視一眼,點了點頭。
多謝施主點撥,瞎僧朝著葉霖緩緩開口道。
該是我謝大師,大師點撥了我,解了我的疑惑,葉霖雙手合十道。
此時的瞎僧,氣質與之前大不相同,他的修為也在不知不覺中邁入道臺境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