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房子全部修好統共花了三天的時間。
房子修好,吳晴馬上去地里看莊稼,不少人家的地被沖了,損失不小,她家地還好,就中間一個洼地存了一些水,晴上幾天曬一曬就好了。
損失比較慘重的菜園子,茄子柿子豆角黃瓜什么的都被雨拍倒伏爛到地里,還沒到秋天霜下來家里就沒有多少菜吃了。
吳晴正在園子里收拾菜地呢,村長從房前路過喊她“晴晴,今兒個叔要去縣城,你去不去就捎著你。”
村子距離縣城不近乎,路還特別不好走,沒有大事兒村里人基本不會去縣城。
吳晴還真有大事兒想去一趟縣城。
下雨這些天老太太關節疼的厲害,她想去縣醫院問問有沒有藥能緩解這種疼痛。
請鄰居幫忙照看老太太,吳晴便帶上幾乎家里所有的余錢坐上村長的馬車出發了。
馬車晃晃悠悠都晃悠到半路了,吳晴才想起來問村長去縣城干啥去。
村長樂呵呵的說道“縣里邊給咱們學校派來一個老師,要在咱村教一年,讓我過去接呢。”
村里頭有一所小學,分三個年級,加起來不到五十個學生,只有一名文化程度小學畢業的民辦教師。
現在人的思想跟以前不一樣了,人們追求的不是認幾個字會算賬就行,村里有孩子的人家都希望自家孩子能考上大學出去讀書,以后留在城里有一份好工作在城里結婚生孩子好好過日子。
家長有心培養,孩子有心學習,可沒有高水平的老師一切都是空談,所以村長隔三差五的就往縣城跑一趟,希望縣里邊給村里派幾個學歷高教的好的老師。
現在缺老師的學校太多,村長想要幾個,縣里邊想盡辦法也只調來一個,還只教一年,饒是這樣,村長還是樂的合不攏嘴。
“聽說這老師是個大學生,名牌大學畢業的呢,還是城里的孩子,是義務來咱們這里教書的,雖然不能在咱村里教一輩子,可人家有學問有見識,能待一年兩年的也夠給咱孩子長見識了”,說起要接的這為老師,村長就有些收不住話。
吳晴覺得村長高興的太早了。
人家城里來的高材生那肯定是沒吃過苦的,來這偏僻的小破地方能吃的了苦受的了窮嗎
受不了,人家想走就能走,畢竟人家有學歷上哪兒都不愁沒飯吃,上哪兒也肯定都比留在村里更享福。
聽著村長絮叨半路總算到了縣城,吳晴直奔縣醫院,在縣醫院門口正遇上一家人七八口子著急忙慌的送個孕婦過來,那孕婦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兒,身上有不少血,臉色蒼白如紙,估摸著是孕婦丈夫的男人見到醫生流著淚哀求道“救救我媳婦兒,求求醫生救救我媳婦兒。要是,要是只能留一個,一定要保大人,一定要保大人啊。”
醫生沒空搭理男人,只匆匆甩給這一家子“我們會盡力”幾個字兒。
看到這樣的場景,吳晴的心一揪一揪的疼,疼的受不了,疼的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