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溫爸溫媽聊的正歡的是村長媳婦和婦女主任。
兩位嬸子都是非常健談的人,說話口音用詞又非常有意思,再加上十句里面有八句是夸他們的兒子的剩下那兩句夸他們有文化有見識反正啥都有,溫爸溫媽跟他們聊的特別愉快。
冬陽進入空間并不寬敞的宿舍,兩位嬸子很自然的把話題轉移到她身上。
她們說話還挺有技巧的,沒有直接夸她,而是說她有多不容易,說她身世有多悲慘,如果冬陽沒有吳晴的記憶而是從兩位嬸子這里聽說吳晴的身世肯定會哭的一塌糊涂。
真的太慘了這么慘的姑娘能安安生生長這么大還沒歪真的不容易,外人就算不喜歡她也絕對討厭不起來。
就算是帶著偏見而來的溫爸溫媽聽完兩位嬸子的話都不由對冬陽多出兩分好感來。當然,這份好感并不足以讓他們接受她成為他們的兒媳婦。
冬陽自然也不覺得事情會這么容易得到解決,不過她還是很感激兩位嬸子的。她聽得出來,她們來這一趟就是幫她說話的。
村里人閑著沒事干愛說三道四,愛背后說道人,甚至暗戳戳的干一些挑唆之類的事兒,但這些都是小事兒,遇上大事兒的時候,村里人還是拎得清的。
等她們說完,冬陽怪不好意思的說道“其實我倒不覺得自己有那么慘,要不是被親爸親媽扔了我還沒機會跟奶奶一塊兒生活呢。我奶對我特別好,我從來沒覺得跟著我奶生活自己受了委屈。”
說這話的時候她笑得特別甜,也特別有感染力。
她要順著兩位嬸子的話說繼續賣慘的話溫爸溫媽不僅不會更同情她反而會心生反感,像現在這樣樂觀一點懂的感恩會更得溫爸溫媽的喜歡。
說真的,冬陽平常生活真的不愛動這些小心思,累得慌。生活本就已經夠艱難,為工作為一日三餐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哪還有工夫整這些小心思啊。可是現在情況不同,不動這些小心思她就沒辦法回到自己的生活,小心思動多了她發現,嘿,自己還挺有天分
她話還是不多,但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極有分寸,不會讓溫爸溫媽覺得她木訥,又不會給他們工于心計的感覺。
兩位嬸子陪溫爸溫媽聊很久,十點多鐘才離開。
離開前村長媳婦還邀請夫妻倆晚上去她家吃飯,溫爸溫媽一開始是拒絕的,可村長媳婦說了,這頓飯是為了感謝他們把兒子送到這里來教書,給村里的孩子們帶來走出去的希望。
這帽子扣的足夠高,高到溫爸溫媽都不好意思再拒絕。
她們走后,溫媽都不找理由直接攆張狂出去,要單獨跟冬陽說話。
張狂看了冬陽好幾眼,等待她給個提示,可惜冬陽始終沒有看他,沒奈何,他只好非常不放心的出去。
冬陽是故意不看他的。婆媳矛盾很多時候都是因為這兩個女人都愛著的男人引起的如果老公在自己老媽面前表現的太過依賴或疼寵媳婦,那老媽心里就會不平衡,她不會把這種不平衡反饋到自己兒子身上,那遭殃的就是媳婦。
反過來也是一樣。如果老公凡事都聽媽媽的話三句話里兩句都是“我媽說”,那媳婦心里肯定也不得勁兒。深愛老公的女人會覺得婆婆管的寬,只是搭伙過日子的會覺得自己老公是媽寶靠不住,甭管是哪種日子都不會太好過。
冬陽不想讓溫爸溫媽覺得她掌控著他們的兒子,所以不給回應,此舉非常明智。
見著兒子乖乖離開,溫爸溫媽的神色反而比剛才和煦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