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沒指望江母回答,兀自說道“因為人家當老人的知道心疼兒女,人家生養兒女不是為自己養老的,人家不愿意留在家里拖累兒女。咱們這個年紀,有兒女的話也都老大不小了,自己的日子過得緊緊巴巴呢還要養活老的,你說那當老人的怎么好意思拿這種事兒出去顯擺呢,感情他們都不知道兒女有多辛苦唄。”
懟完人,童老太太還倍兒仗義的買了兩份烤冷面才離開。
江母給氣的夠嗆,坐旁邊記的小馬扎上嘚咕嘚咕罵童老太太半天。
父母養小,兒女養老,無可厚非。可老拿這種事去惡心別人真的就是江母的不對了,被懟也活該。
心里頭這樣想,可嘴上不能這樣說啊,冬陽得有做人兒媳婦的自覺,一邊忙著烤冷面還一邊得費盡心思的哄江老太太。
不過,江母被懟一回也有好處,那就是她再也不愿跟冬陽出攤了。
她怕遇著以前的熟人,怕人家問她家里的情況,怕人家知道她兒子身體不好兒媳婦還下崗,怕自己早些年吹出去的牛皮被人一巴掌乎回來自己難看。
不帶江母冬陽感覺輕松不少,冷面烤的倍兒來勁兒。
如此,春節如期而至,一家人團團圓圓的過大年,年后剛過初五,倆孩子學校開學,家里又冷清下來。
冬陽出去賣烤冷面也有一段時間了,在家沒事兒跟張狂算了一筆賬,這不算不要緊,一算嚇一跳。
“這么賺錢嗎”張狂不可置信的說道“你這一天比我好幾天賺的都多,我有點兒酸啊。”
冬陽也沒想到賣烤冷面能這么賺錢。說實話,現在人的購買力遠不及以后,二三十年后這種街頭擺小攤的月入幾萬很正常,冬陽沒想到現在擺小攤的收入也這么可觀。
“那咱倆換著來,我去看小報亭你去賣烤冷面”,冬陽戲謔道。
張狂馬上擺手拒絕“我可干不了你那個,你干的是技術活,我沒你那技術。”
賣烤冷面確實賺錢,可也著實辛苦。
好多人擺攤都是擺半天或者只去夜市,她呢,從早上七八點鐘出攤一直忙活到晚上九十點鐘,只要有人來買烤冷面她就不閑著,忙的時候連口水都喝不上。就算閑下來也得吹冷風,可不像張狂在小報亭里還能燒煤取暖。
所以說啊,別老羨慕人家擺小攤的賺得多,拍胸口問問自己能不能吃得了人家的那份苦。
有些人就是這樣,說人家干的活兒不體面自己舍不下臉面去干也吃不了那份苦,一提到錢心里又酸的不行,人家做什么明明跟自己沒有半毛錢關系卻非得找點事兒讓自己心里平衡一下,著實招人膈應。
而冬陽身邊,就有不少這樣的人。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