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走的程序還是要走,聲音清晰,擲地有聲,“李勝。身份證號碼xxxxx。是你嗎?”
“是我。”喉結滾動,額頭上有汗滴滾落,緊張地眼睛直眨。
“知道我們為什么找你嗎?”
領頭的那個人對著身邊的人側過頭,其中一位長了不少青春痘的警·察就從腰側取下了金屬手銬。
“是……網文的事?”李勝聽到了金屬手銬碰撞的聲音,身子一顫。
“經舉報,你的文章存在色·情·反·動信息,跟我們走一趟。”
啪嗒一聲,金屬手銬把李勝的兩只手一拷,他的腿發軟,“警·察叔叔,我是被冤枉的,那些內容我沒寫,我、我也是今天早晨才知道的。”
而且警·察的行動怎么這么快,明明編輯才給他打的電話,網警也只是有可能上門不是嗎?怎么這么快就直接來抓自己了。
看著金屬手銬,心跳越來越快,眼前都有些發黑,李勝感覺到自己被人往前一壓。
辦案的警·察態度依然是冷靜自制,公事公辦,“是不是被冤枉,我們會調查。”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犯案,那是因為沒有ai的存在。
y121本質上是高位面的科技產物,它不能直接插手任務,但是可以在里面起到輔助性的作用。
由y121幫忙檢查蘇玲瓏的裝扮,避開所有的人。
蘇玲瓏潛入到了李勝家里,李勝的攝像頭是蘇玲瓏親手拆掉的,頭發用泳帽固定住,換上的衣裳是市面上的爆款,不要說指紋留在李勝家,就連頭發絲都不曾落下。
文稿經過ai處理,在現階段的計算機比對中,會讓人發現,和李勝的用詞習慣重合率是90%以上,可以斷定是一個人。
文稿修改的時間,也從來都是白天,而不是深更半夜,符合李勝的工作時間。
甚至蘇玲瓏還給李勝的一位網絡基友,寫了自己打算寫一個驚破天的故事情節,具體內容讓他等著看。
從現有技術手段,無論是從哪一方面,都只能斷定,這稿子是李勝自己修改的。
蘇玲瓏坐在黑色的商務車上,看起來像是在閉目養神,實際上則是通過y121在看公·安帶走李勝,薄若花蕾的唇瓣勾起小巧的弧度。
王杰端翻看微博,偶爾側過頭看著蘇玲瓏。
這段時間網絡上的營銷已經鬧得沸沸揚揚,他們這邊的媒體采訪了孟雅君的親生父母。
沒有刻意挑撥,一聽到是要詢問孟雅君的事,親生父母就哭天搶地,想要找到孟雅君,讓記者朋友們幫忙。
記者提問為什么不考慮大兒子。
母親是這樣回答的,“哪兒能用大寶的腎,他身體不好,又是個男娃娃,割了腎,以后還怎么討老婆?”
當面沒有給孟雅君骨髓配對,現在又回過頭來求孟雅君配型捐腎,會不會覺得不公平?
“要是沒有我,這小丫頭片子能生出來?什么公平不公平,就是瞎扯淡,我生的種,就應該聽我的。要知道鬧騰這樣,當初就不應該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