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是在太后那里吃的飯。
宣成帝與皇后兩人也一起,可以說是難得集聚一堂。
太后是最高興的,平心而論,以前的甄語心年紀輕輕的,因為和離之后,特地穿得老氣橫秋,最難過的不是別人而是太后。
元慧是她和圣上的長女,出生的時候霞光滿天,滿月時候又是喜報,元慧是先帝在世最在意的孩子,皇太后也是如此,曾經的段啟,更是皇太后挑中的。
當年的段啟是狀元郎,才學是一等一的好,生得豐神俊朗,圣上不光詢問了他并未有妻子,還特地為了公主查過,確定沒有定親。
用足了心思給元慧挑的對象,沒想到,元慧好心收留了那個小寡婦,事情就起了變化。
人心易變,喜新厭舊,皇太后是知道的,但沒想到女兒一顆心都放在段啟身上,等到和離之后,干脆就做出那樣的姿態。
現在看到甄語心改過來了,太后臉上的笑容就沒有減少過。
皇太后開了庫房,一口氣選了不少的好東西給元慧,皇后也不生氣,沒覺得自己女兒和兒子的東西被人拿了。太后今兒這樣高興,皇后不光不會讓母后掃興,還打算也送出點東西給元慧大長公主。
皇帝繼位風平浪靜,沒鬧出什么幾龍奪嫡的笑話與爭端,與皇親國戚并無齟齬,對皇太后孝順,對長姐敬重,現在大家和和美美,圣上勵精圖治,是再好不過的。
下午的時候,太后是要固定午睡的,皇后打算拉著人到她的寢宮,好生和元慧大長公主說一說梳妝打扮的事,務必讓她今后也像是今天這樣打扮,切切不可改了回去。
于是,在太后安歇下了之后,蘇玲瓏就笑著說道:“母后,兒臣和皇后娘娘說說話,說一說這京都里頭時興的款式。”
皇后連忙補充說道:“不會累著元慧姐姐,若是姐姐累了,就先休息在我那邊,等到晚上在一起吃飯。”她笑著說道,“圣上還讓人吩咐了,讓升平署在搭臺子,晚上吃過飯了,一起看戲。”
皇太后笑著點頭,眼角的皺紋都舒展開,對這個安排很是滿意。溫暖而干燥的手拉著蘇玲瓏的手不松開。
太后安歇下,蘇玲瓏就到了皇后的寢宮。
皇后很少和蘇玲瓏長談,為人母,首先開場的話就放在孩子身上。
“昨個兒明堯還和我說,要討要店鋪。”蘇玲瓏抱怨一樣說道,“不知道是不是段啟那邊說得,我給搪塞回去了。我有什么東西,不都是打算留個他的?還需要特地去改了名?”
皇后沒想到單刀直入皇姐就說了這事,可以說是破天荒頭一遭,以前的甄語心對段啟都是避而不談,更遑論提到壞處了。
皇后溫聲問道:“怎么回事?”
“娘娘,您也見過明堯,那孩子喜歡讀書,段啟的學問好,所以我不愿意說段啟的不好,免得傷了孩子的心,只是現在這店鋪的事,讓我不得不埋怨兩句。馬上就是秋闈,他一心讀書,從沒想過什么鋪子,宅子的事,定然是段家那邊人開口的。”蘇玲瓏冷笑道,“而且最關鍵的是,不知道是替誰要的,只怕我前腳把東西給了明堯,后腳就改了別人的名字。”
“不會吧。”皇后有些不可思議,段明堯敬重段啟沒什么,畢竟是生父,但沒必要替段家其他人謀好處,應該和元慧一條心才是。
蘇玲瓏看著皇后,點了點頭,肯定地說道:“會的”
皇后修得細細彎彎的眉頭擰在了一起,她當然是見過段明堯的,當年不改姓也是因為這孩子。
確實是個一心讀書的,就像是皇姐說的,應當是段家人從中使壞,才這樣的。
不過段家人的膽子那么大?雖說最后段明堯沒有改姓,但是圣上的態度是流露了出來,段啟不過是個戶部小官,竟是直接開口和世子討要東西?
蘇玲瓏拉著皇后的手,溫聲說道:“主要是我擔心明堯這孩子,晚點在太后、圣上那里說出什么不當說的。”嘆了一口氣,“養了他這么久,不與我一條心,我心中難受的。先前有事沒聽你們說,先前我這里得到過莊子里的人挖出的一塊兒殘硯,大概是前朝用過的端硯,明堯拿去了之后,最后我輾轉在宋氏那孩子那里看到了。你不知道,我當時看著那東西了,心里頭有多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