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么著,那抱錯的一家人還沒來得及換回自己的女兒,就一命嗚呼了。
也是江茗命不該絕,誰知道那群土匪里有個年長的,原是抱著救國救難的心,背井離鄉,豈知世事無常,竟入了土匪窩,一時抽拖不開,便只能混在里面。他看見奶娃娃沒舍得下手,把她抱了回去。為了護下抱著她的奶娘,還假意看中了她,劫了回去。誰知一來二去,奶娘竟真當了他的婆娘。
后又過了三年,萬事安定,這伙土匪也散了。那土匪就帶著自己的婆娘和江茗,回了老家臨安府。又用這些年攢的些銀兩,開了個小綢子店,一躍成了正經的小康人家。
土匪因年紀不小,也未再生出一兒半女,對江茗極為寵愛。若日子這么過下去,也就罷了。可誰知奶娘早亡,土匪也沒撐幾年,臨了想著留下一個只有十四歲的小姑娘,著實不放心,便差人帶著書箋信物去華京。又再三囑托江茗去找自己的親生父母,這才咽了氣。
事實證明,土匪的擔憂是正確的。
土匪在臨安府還有個堂兄,那家原本就覬覦土匪這些年賺的銀子,三天兩頭就得來占些便宜。如今土匪去了,他們又惦記上了那點原就不屬于自己的錢財,想盡辦法霸占。
小姑娘自小養在深閨當中,清清白白的,面對這樣的情況束手無策,又舉目無親,無人幫襯,幾乎毫無還手之力。一來二去就被弄到一個破落院子里住。
這還沒完,沒良心的叔嬸還得榨取她最后一點價值,欲將她嫁給當地一個老鄉紳當續弦。要知道那鄉紳今年五十多歲了,孫子都快能下地打醬油了。
就在這個時候,江衡夫婦來了。江茗將江衡夫婦視若救星,立刻就跟著走了,過往的事情一概不提。不是她不念養育之恩,而是叔嬸強霸,那段時日她橫遭多少口水辱罵,便不想再回憶起來,憑添苦痛罷了。
可在江衡眼里,這就是江茗貪慕權貴的象征,他錚錚鐵骨漢子,從來都是立直了的,要不是看在夫人哭紅的雙眼上,哪里認得下這個女兒
那當年抱錯了的女嬰呢
她如今便在鎮國大將軍府中,名喚江宛,同江茗的親弟弟江劭一起,坐立不安的等著江茗的到來。原本江衡就喜歡這個溫柔解意的女兒,不舍得她回去,如今一聽那家人早沒了,那便更不用了。
只是這府里嫡女的身份,只能有一個。大將軍府的光芒、上好的姻緣只能給一個女兒。
一個是養了十五年的江宛,一個是自己親生女兒。江衡一衡量,覺得自己畢竟虧欠江茗,江宛雖然可憐,但也受了十五年的寵愛,于是就廣布酒宴,宣布江茗是自己失散多年的親生女兒,而將江宛認為義女。
他認為自己做的是對的,畢竟自己身為一家之主,這番還有了兩個女兒。十五年的養育,江宛不應對他有所指摘,自己留她在身邊,早晚也會為她尋一個好人家。
可江宛卻不這么認為,她在大將軍府多年,一直是嫡女千金,突然在及笄要談婚論嫁的時候,來了個真嫡女,而自己連庶女都不算,只是個義女。一腔對父母的愛意變成了對江茗的敵意,她處處為難從江茗,踩著江茗鋪襯自己,讓江茗成了京城中的笑柄。
江宛甚至托書信給江茗那對沒良心的叔嬸,還有那當年已經定了婚契的老鄉紳,告訴他們如今江茗的身份,并再三鼓動他們來京城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