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嫌棄這位小姐是庶女,也就是小妾生的孩子,覺得尊嚴受辱什么的,就更是不可能了。
三年磨難,宛素已經被磨掉所有不和諧之處,適應了這個時代。
對于三妻四妾這種情況,接受的十分良好。
就連曾經沒能適應的時候,她都有心理準備,如果沒賣到好地方,將來就只能想辦法給人做妾。
就連現在,如果要在嫁給農民,然后終日勞作不休,連生病都沒有銀子看大夫,只能自己苦苦支撐。
和給某個人當小妾,盡快生個兒子當依靠,安分點兒別作妖和別人爭寵。
以后就是一個主子,錦衣玉食生活安樂,出入都有人伺候中選擇。
宛素寧愿給人做妾,也不愿意終日干活,未來看不到希望。
說真的,在古代作為一個丫鬟,基本上出路也就那幾條。
其一,年齡差不多了,配一個地位差不多的管事或者小廝。
如果比較得主子看中,那么配人前還能提點兒意見,挑個自己看得上的。
如果不被主子看中,那就只能被主子用來拉攏別的管事,人品什么的,只能看天了。
反正無論配給誰,以后還是主子家的下人,只不過是從婢女變成婆子嬤嬤,還是伺候人的。
其二,不被主子看中到留下來,相貌也沒有出色到,可以被用來拉攏別人。
主子大人有大量,容許你給自己贖身,仗著在主家學會的東西,嫁個書生或者商人。
根據丈夫的錢財能力,決定以后的生活質量,不過能娶一個丫鬟的,總不會太好。
其三,就是被某位男主子看中成為小妾,最后根據受寵還有生子,決定在后宅的情況。
不過最起碼都是個主子,除了主母和丈夫,不用伺候別人,平時也算錦衣玉食。
對于丫鬟來說,能夠升格成為小妾,最后生下兒子,絕對是上上之選。
畢竟就宛素所知道的情況來看,古代的這些主母,真的和電視中,那些一心只想著和妾室爭寵的不一樣。
要知道這些能當主母的,家世都不簡單,自幼接受的教育,就告訴她們男人都是三妻四妾的。
也就是說,她們早在嫁人之前,就已經做好了丈夫有別的女人的心理準備。
加上古代社會無論是道德還是法理,主母對于小妾,都是有著絕對的壓制的。
小妾如果敢作妖,除非是個有身份的,是哪家的千金小姐,或者丈夫朋友同事的女兒妹妹之類。
除此之外,主母都能下狠手直接發賣掉,也就是被人說兩句這個主母不太賢惠,別的影響半點兒沒有。
那種主母能夠被小妾壓在頭上,還需要和小妾爭寵的。
不是主母是個懦弱的,或者小妾身份不簡單,讓主母不得不忌憚。
至于丈夫寵妾滅妻什么的,其實發生的可能性并不高。
丈夫如果敢寵妾滅妻,就代表了一定程度上人品不太好。
如果真的對妻子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這個當丈夫的,就得準備好被政敵參上一本,前途受到影響的心理準備。
因此除非是那個小妾能夠帶來龐大利益,需要努力拉攏,或者實在是特別真愛。
否則那些當丈夫的,對小妾也就是普通的寵愛一段時間,不會為了這些隨時能換的小妾,落結發妻子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