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流逝的很快,一轉眼就四年過去了。
宛素因為沒有進取之心,只想等將來贖身,在院子里不愛表現,所以還是一個二等丫鬟。
不過同樣因為沒有進取之心,她也不像別的丫頭一樣,想方設法離開六小姐這里。
平日里,對六小姐的命令也極為恭敬,沒有和其他小姐的人有所牽扯。
四年下來,六小姐對她雖說不算倚重,但也算是頗為信任。
每次有什么事打賞眾人的時候,總不會忘了她的賞錢。
四年下來,她沒有貪污私藏,卻依舊攢下了七十多兩銀子。
其中少數是月錢例錢,多數則是府中其他的主子,有了喜事的統一賞錢。
還有六小姐逢年過節時,賞賜的金銀錁子,兌換以后攢下來的銀子。
至于那些六小姐已經戴過幾次之后,覺得不夠時興,戴出去沒面子。
獎勵她在其他丫鬟,紛紛另尋出路的情況下,依舊安安分分時,順手賞下來鐲子發簪。
則被宛素認真的收了起來,準備贖身以后當成嫁妝。
畢竟大戶人家的小姐的鐲子發簪,就算是不時興的,依舊是普通人能夠打出來的鐲子發簪精美許多。
將來當做嫁妝,也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六小姐已經于前年,和另一家和家世差不多的庶出公子定親,半個月之后就會出嫁。
宛素已經提前向六小姐匯報過,說是以后不準備伺候其他人,想要為自己贖身。
等六小姐出嫁以后,就離開府邸。
得了六小姐的準信,說是她的賣身契不在她手上,她無法做主放她自由。
不過家中主母慈和,對丫鬟小廝一向寬容,凡有人贖身從不拒絕。
將來她贖身的那一天,也會給她餞別禮物,算是對她四年衷心的賞賜。
這一天,宛素按照往常的習慣,拿起針線開始刺繡。
就算準備和主母申請贖身,現在既然她還沒有離開,那就不能荒廢工作。
院子里兩年前,有一個丫鬟謀了出路以后,新來的一個有些跳脫的二等丫鬟。
忽然跑過來,神色震驚的問到:“宛素,你聽說了嗎?”
“聽說什么?”
這個丫鬟,是府中的家生子,屬于比較有上進心的那種。
對于宛素平時懶洋洋的,卻每次上面有賞賜,都不會被六小姐忘記的情況不滿。
平日里和宛素的關系比較冷淡,交流也比較稀少。
這一天她主動湊過來,語氣還有些幸災樂禍的樣子,讓宛素眉頭皺了皺,該不會發生什么了吧。
“你那個姐姐,就是那個以前伺候四小姐的。”
“她幸運的救了大房的三公子之后,主母問她想要什么,她竟然說想要贖身。”
“你說她,以前也就是一個三等丫鬟肯,雖然到了要嫁人的年紀,但不會被主子配太好的人。”
“可是有這次的救主之事在,主母肯定會把她指給一個得力的管事,以后就是管事娘子,在家也是有人伺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