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新家,度過獲得自由之后的第一個夜晚后。
姐妹倆終于不再過度興奮,以至于丟三落四的,開始認真考慮起兩人的生活來。
當然糧食米面這些,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去糧店買糧食的路上,姐妹倆再次開始記憶起周圍的環境,在嫁人之前姐妹倆估計都要住在這里了。
在姐妹倆在張家當丫鬟的這六年里,原本波及小半個北方的饑荒早已結束,糧價也恢復了正常。
姐妹倆置辦了,足夠兩人吃用三個月的,糧食油鹽各色調料。
在其中有不少精米細面的情況下,也才不到三兩銀子。
隨后又置辦了一些衣服布料,杯盤碗筷之類生活必需品。
因為來回還算有段路程,這些東西買完,這一天又過去了。
就這,姐妹倆一開始打算的,去官府戶籍上,改掉原本當丫鬟時的名字的事情,還沒有來得及做。
至于買地,那就更不用說了,只有先處理好其他事情。
根據剩下的銀兩,才能決定應該買多少畝地,才能既不影響現在的生活,又能為以后的生活做準備。
……
“姐,我已經打聽過了,如果想要在城南買地,一畝良田需要差不多十兩銀子。”
其實這還是受到了,六年前那場大面積饑荒的影響,人們安頓下來以后,都忍不住想要多購地。
如果以后還有這等天災,就算地里出產不高,只要地的數量足夠,總能養活一家人。
要是擱在七年前,饑荒還沒有來臨之前,一畝地大概也就是五六兩銀子。
李舒窈打聽土地級別的時候,一開始就沒考慮過,中田下田的可能。
古代這悲劇的糧食出產數量,就連上好的良田,都做不到在去掉各色賦稅的情況下,一畝地養活一個人。
加上這些土地,買來以后肯定不是姐妹倆自己耕種,而是需要租出去。
既然自己姐妹倆暫時還有點兒銀錢,買得起良田,那就全部買成良田,別人也愿意來租。
“考慮到你以后可能存在的養家壓力,在扣除賦稅的情況下。”
“假設每年年景都是不好不壞,保證一家三口衣食無憂,需要大約六到十畝地。”
“因為咱們的土地,都是要被租出去讓別人種的,因此至少需要十畝地,能夠更多最好。”
李舒窈自己不在乎商人地位低,準備以后嫁給一個小商人,過安樂的富太太生活。
她好歹也是在張家,放過二等丫鬟出來的,配一個規模不大的小商人,還是比較匹配的。
到時候只要能保證她衣食無憂,丈夫是不是常年經營生意不回家,或者是有了受寵的妾室,都完全無所謂。
反正這個時代的法理,都在支持正妻的權威。
小妾如果不做妖,她也樂得自在,一個人養兒子多舒服。
真的敢作妖,玩兒那些宅斗手段,對付她這個正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