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有些地產,保證一家人衣食無憂,減輕自己養家的壓力,李舒錦自然是要認真聽的。
“至少需要十畝地嗎?反正生活必需品已經買好了,我手下只要留下十兩左右應付以后的情況就行,剩下的全部可以用來買地。”
當了幾年丫鬟,李舒錦也學會了小額數算,心里頭默默算了一下賬,松了一口氣。
嫁妝什么的,她還有不少從張家帶出來的,主子賞賜的首飾,不用額外準備。
去除生活中需要預留出來的花用,剩下的也足夠她買個十三四畝地。
加上她當丫鬟這幾年,也學了一手不錯的繡活,能賣繡品賺錢,養活一家人還是沒有問題的。
“那我買個六七畝,和你買在一起,湊成二十畝地,往外租的時候也方便。”
李舒窈雖然有不少值錢首飾,但手上現銀只是剛剛超過一百兩。
去掉預留出來的那些花費,買個六七畝地也就差不多了。
而且在她看來,如果買十三四畝地,租出去讓別人種的話。
那么如果要養活一個,還要買筆墨紙硯學習的丈夫,自家姐姐的生活可能就比較困難。
現在把這六七畝地,和自家姐姐的地買在一起,等她將來出嫁的時候,剛好當做添妝。
雖然數量不大,但好歹也是個心意,能夠讓自家姐姐,婚后的生活輕松一些。
“也好,買在一起一次性租給別人就行了。”
李舒錦不知道自家妹妹的打算,只是覺得兩個人土地都買在一起,這才顯得親近。
這四年來,因為四小姐的院子里,丫鬟的競爭比較激烈,特別老實只是有著一技之長的她,其實有點兒被排斥。
同樣一開始就打定贖身注意,做事只能說是規規矩矩,從不特地表現的李舒窈。
和六小姐院子里的其他丫鬟,相處起來也只能說是平淡卻不親切。
就這樣,和其他覺得張家很好,根本不準備離開的丫鬟,相處起來有些格格不入的姐妹倆。
在能夠理解自己的只有彼此的情況下,四年來關系越來越好。
“咱兩買地的時候,就可以事先問好,有沒有附近的人愿意租的。”
古代基本上一個村子或者莊子附近,所有人都很熟悉。
那些愿意賣地的人,其實都會知道,附近有誰家沒地,想要租地種田。
比李家姐妹倆,兩個沒什么根基的女孩子,辛苦去打聽這種事情輕松多了。
“嗯,租子也不用太高或者太低,我問過別人家都是三成左右,咱們也收三成。”
在李舒窈大廳買地的情況時,李舒窈則是打聽清楚了,一般佃戶要交多少租子。
普通一點兒的,一般都是三七開,嚴苛些的,能夠重到四六分的程度。
李舒錦雖然不是一個特別善良的人,但也并不惡毒,和妹妹李舒窈一樣,都不過是一個普通人罷了。
關于地租的問題上,既不準備太苛刻,也不想因為憐憫佃戶降低了地租,被其他的地主盯上,以后難以在此地立足。
索性就隨大流,和其他人家一樣,都收三成就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