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用說,一開始就是定下一堆要求,才開始調查的李舒錦。
說起這個人的時候,她的表情也沒有絲毫小女兒的嬌羞,只是淡定的做出點評。
“根據得到的消息來看,他的性格還算是淳樸善良,實際觀察過后,他的表現和傳聞也沒多少出入。”
品行可是姐妹倆考量的重要標準,如果這個不合格,別的都沒用。
畢竟她們之所以辛苦挑選,堅決不要長得太好的,才華太高的。
一方面是因為,這種人心高氣傲,以李舒錦的身份,就算成功嫁過去,也只會被嫌棄,在家里不斷受氣。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才華太高,被某位大人物看中,許配一個庶女(嫡女一般講究門當戶對,庶女用來拉攏人才)。
或者是長得太好,外出的時候,碰巧被哪位在家中比較受寵的大家小姐看中,從此非君不嫁。
作為原配嫡妻的李舒錦,將來肯定要非自愿下堂,給別人讓位置。
現在他的性格要是不淳樸,就算能堵住別人看中他這條路,也攔不住他主動走裙帶關系求上進。
“他的母親五年前得急病去世,父親曾經考中過童生,才會一心想讓兒子讀書。”
“母親年輕的時候,給大戶人家當過繡娘,才能攢下一筆銀子供兒子讀書。”
實際上如果不是為了供養一個讀書的兒子,以她母親當繡娘賺的銀子,他們家也不至于太過清貧。
“如今雖然家里還有一個弟弟,但是也已經有了十六歲,但是也是個比較勤勞的。”
“嫁過去以后,一方面沒有婆婆只有公公,因為性別緣故,不會接觸太多。”
“況且他父親那么希望他讀書,在我愿意支持他讀書的情況下,長輩方面應該可以相處的不錯。”
張家是一個大家族,對于子女的教育非常全面,就連丫鬟,也能蹭光學到一些。
加上李舒窈現代學的那些東西,雖然因為多年沒用忘了不少,但是字起碼還是認識的。
就算相比起來,她寫的字一開始特別容易缺少筆畫,后來也改了過來。
在這個妹妹的幫助下,一些比較基本的字詞,李舒錦也大多是認識的,將來紅袖添香也勉強可行。
這一點,肯定能夠得到那個,特別希望兒子讀書成才的老父親的認可。
“另一方面因為婆婆給大戶人家當過繡娘,肯定不會嫌棄我當過丫鬟。”
別說嫌棄了,這個書生之所以能讀書,靠的就是母親當繡娘賺的銀子,他敢露出這種苗頭,都是嚴重的不孝。
“除了這兩個至親之外,別的親戚和他遠了五服,將來也不怕親戚關系處不好。”
“比起另外四個,或多或少有些其他問題的,他的情況已經是最好的了。”
當然,這個書生的父親,曾經考中過童生,也是李舒錦選擇他的原因之一。
畢竟她之所以想嫁書生,除了書生能做官,就是想讓未來的兒子,有些讀書天賦。
這父子倆都具有讀書的天賦,那么孫子也具有這種天賦的可能性,就會很高了。
“既然姐姐你看中了,那么我去請人試探一下他們家的口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