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自己的兒女,將來的各方面天賦如何,有人幫襯終究是好的。
“你也就這兩年松快了,過兩年等你及笄了,就要在家里備嫁了,以后就不是孫家的女兒,是別人家的媳婦兒了。”
聽著幾人的談話,以及老大對小女兒的許諾,孫母悠悠嘆了一聲。
對于女人嫁人前和嫁人后的區別,孫母才是真正有切身體會的。
沒嫁人之前,女孩兒是家里被父母捧在手上的掌中寶,千嬌百寵無憂無慮。
每日里最大的煩惱,就是衣服首飾是不是最時興的,自己是不是又胖了,明天要不要少吃點兒來保持好身材。
等嫁人以后,上面有公公婆婆不斷的催促,要快點兒為夫家開枝散葉。
在懷孕期間,還要眼睜睜的看著,丈夫因為自己的不方便。
從外面納美妾回家,就算沒這么過分的,怕是也少不了從丫鬟里挑兩個漂亮的收為通房,只是每個切實名分而已。
就像當年,孫父和她在成親以后,也是有過一段耳鬢廝磨的。
結果自己懷上老大以后,婆婆就直接給丈夫安排了一個漂亮丫鬟,給那個丫鬟開了臉,而原本對自己溫柔體貼的丈夫,卻絲毫沒有拒絕的意思。
老大出生一年半以后,就是這個丫鬟懷上了老二,這些年沒少給老大和老三添堵。
就連自家這種,地位不太高的商人家庭,丈夫都有兩個生育了兒子被提起來的姨娘。
其中老四的生母,在老四之前也就是孫母懷著老三不方便的時候,更是還懷過一個女孩兒。
只是因為那個孩子生在冬日,生母受了些寒氣,生的時候還有些難產,生下來體質就不太好,沒過滿月就夭折了而已。
這還是生了孩子被提成姨娘的妾室,還有兩個始終沒有生育,一直伺候著孫父的通房。
女兒有一個縣令哥哥照顧,將來肯定能嫁的更好,可是更好的身份,也代表了更多的納妾資本。
女兒將來要管理的后宅,恐怕比自家還要麻煩,想到這一點,孫母就對女兒疼惜不已。
“娘親,不是還有兩年嗎?更何況兩年以后也只是相看,不急不急。”
說起這個來,孫怡佳也有些惆悵,嘴上說著不急,實際上她的心里也知道,被爹娘寵著的舒服日子就這么幾年了。
“這兩年,我一定會多多的陪著您的。”
孫怡佳沒說嫁人回娘家,古代回娘家這種事,對于夫家來說挺打臉的。
畢竟要不是在夫家過得不好,為什么你家的媳婦兒要回娘家。
想到這里,孫怡佳就感謝那位存在送她的多子多孫祝福,這個祝福在現代社會沒用,畢竟一家也就生一兩個。
可是在古代,那可是真的生育有功的時代,生的兒子多,才能得到夫家的看中。
就算得不到丈夫的愛重,對方有寵愛的小妾,看在一個個健康活潑的孫子孫女的份兒上,婆婆都會愿意多照顧一點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