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件事來,就算是一貫看知青不順眼,對他們滿是嫌棄的陸英,對她都持有一種肯定的態度。
對于孝順的人,別人多少也會有點兒好印象。
“以她那勤奮勁兒,平日里上工比男知青做的都好,要不是還養著家里,怎么也不該把日子過得這么差的。”
“不過她和陸三成是怎么回事兒?”
“陸三成都懶成什么樣兒了,晚上也混不到什么吃的,以劉知青的勤勞程度,她回程的時候,陸三成按理來說應該已經在家里躺下了才對。”
因為這兩人多少都有點兒名氣,尤其是陸三成還是村子里的本地人,她們就更加了解。
對于兩人遇見的事情,也提出了自己的異議。
“陸三成的性子,大家多多少少也聽說過,平日里偷雞摸狗,誰家要是吃點兒什么好東西,他肯定要上門死皮賴臉的蹭著吃一頓。”
說起這個來,所有人默默點頭,陸三成在村子里是個名人。
他是村子里有名的混子,因為出生那年地里多收了三成,名字就起成了陸三成。
本來他的出生就有點兒好運氣的意味,加上他父母就生下他一個兒子,對他寵的不得了。
偏偏他從小就嬌氣的不得了,受一點兒累就哭,讓他干活就生氣。
他爹娘看著他哭就心疼,就只能精細的養著他,不敢逼著他讓他學習下地的手藝。
結果前些年年景不太好,他又被嬌慣的不愿意吃糠咽菜,為了養活一家人,也讓兒子能吃點兒好東西,他爹就冒險進了山,結果沒能活著走出來。
他娘因為舍不得受苦,即使家里的情況已經很不好了,依舊兒子想要什么,就盡量給他什么。
最后陸三成即使年景不好,也沒見什么狼狽,他娘卻為了供他操勞過度就這么去了。
因為他在在災年里,偏偏鬧死鬧活的要吃好東西,最后逼得父親冒險出事,母親勞累身亡。
因此很多人家,老人一旦有了過于嬌慣孩子的想法,家里人就會有人用陸三成舉例。
可惜雖然他的父母都去了,沒有人繼續養著他了,他卻依舊不知道勤奮為何物,不愿意自己養活自己。
因為村子里好歹都有點兒血緣關系,也不可能看著他餓死,平日里就東家一頓西家一頓,順便偷摸一點兒好東西,他也就這么活了下來。
每逢別人家吃什么好東西,無論人家請不請人,他都是第一個到的。
既然人已經來了,加上他也是真的能一把抹下臉皮,死皮賴臉的留在人家家里不走,直接坐在飯桌邊上等著,最后也能多少吃到一點兒。
因此在村子里,他比村長的名氣都大。
村長不可能所有人都認識,但陸三成一定沒有誰會不認識,就算是小孩子也是一樣。
畢竟是死皮賴臉跑來自己家,和自家人搶吃的的混子,肯定是所有人都記憶深刻。
“昨兒不是木匠叔家的小雅姐,在去給高知青送湯水的時候,回程路上不小心崴了腳磕到頭了嗎?”
別人都當這個只是簡單的意外,只有陸果知道,這是這個世界的命運之女重生了。
因為重生之前,就是因為一不小心踩滑了落到了溝里才會去世,剛剛重生還沒反應過來,結果就直接摔倒磕到了石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