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三成在村子里本來的形象就不好,被他占過便宜的人家,看他都不怎么順眼。
這一次受到了驚嚇的女孩子們,生怕未來成了陸三成的目標被他給欺負了,被迫攤上這么一個干啥啥不行的丈夫。
等回了家以后,那是可著勁兒的勸說父母,希望他們能夠把陸三成趕出去。
雖說村子里除了極少數人家,剩下的家庭基本上都重男輕女,對女孩子不怎么重視。
就算是有所區別,也只是重男輕女的程度不同。
有的像是陸果家里。只是女孩兒沒有男孩兒重要,家里人更加疼愛男孩子。
有的是女孩子被嫌棄的不得了,雖說也把孩子養大了,但不過是養了一個免費的勞工保姆。
純粹等年紀差不多了,把人嫁出去換一筆彩禮錢,或者說和別人家換親,還能給兒子說個媳婦兒。
可是能把孩子養大,而不是一出手就因為是女孩子,直接嫌棄的扔到河里或者是路邊。
在前幾年的饑荒中,也沒有把女兒給餓死,讓她們活到了現在,這重男輕女就沒嚴重到無可挽回的地步。
就算表現的再怎么不重視,在他們的心里,那也是他們自己家的孩子,不至于連兩句話都不愿意聽。
只要聽完這些女孩子說的話,無論是不是疼女兒的,為了不攤上糟心的女婿,態度基本上都會傾向于把人趕出村去。
之前村子里的人,都能夠容忍陸三成的存在,那是因為陸三成對他們的利益影響不大。
反正一家家輪流,大半個月才會跑來蹭一頓飯,偶爾吃好的來混一碗。
畢竟是村子里的人,相互之間還有點兒沾親帶故,雖然心里難免不舒服,不過考慮一下也就忍了。
可是現在,陸三成既然實打實的被人抓住,想要對人家女知青犯下流氓罪。
以后等他想結婚了,還有可能打上村子里這些女孩兒的主意,為了未來不要多上這么一個沒什么本事,只會惹麻煩的女婿。
村子里的這些人,通過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最后通過了把陸三成趕走的決定。
那一少部分沒有選擇支持的,還是因為家里根本沒有女孩子,不擔心以后自家女娃娃被陸三成看中。
不過這一小部分,終究是無法影響大局,因此在商量過后,陸三成直接被送去了縣上的警察局,用他想要對女知青耍流氓的罪名。
并在此之前,已經提前開了祠堂,把陸三成的名字,從族譜上遷移了出去,證明他不再是陸家的人。
無論陸三成怎么表示后悔,說自己絕對不會對村里的女孩子下手,還是后來看著村里人沒有反悔的意思,直接出言威脅,這個人都被堅定的趕了出去。
等這段時間過去,陸家的這些兒女們讀的,那個鎮上的初中就要開學了。
“媽,我和哥哥姐姐她們走了以后,你們平時干活可千萬別太累啊!”
“有什么家里的重活都留下,我下個周末回來幫忙,你千萬不要累著自己。”
“小妹她說的對,家里的活雖然不能落下,但還是您和爸的身子重要。”
“我們這些做兒女的,生來不就是為了給父母減輕負擔的嗎?有什么活等我們周末回來也能幫忙的。”
背著由那些被染壞了,顏色不均勻的布縫制的書包,陸家的兄弟姐妹們,在門前和各自的父母依依惜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