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供五個人上大學,就算不需要掏學費,只需要負擔生活費,同時老人肯定愿意替孫子支出一部分,陸果的父母也供不起。
他們這個時候,倒是已經知道了,現在的大學生上學還有對貧困學生的生活補助。
問題是作為農村出去的學生,還是家里比較寶貝的男娃,加上家里也不窮。
同宿舍的又大部分都是城里人或者說知青,先前考上大學的三個男生,完全沒有把補助寄回家的想法。
都是一方面領著學校的補助,一方面和家里要生活費,給自己買一些別的東西。
畢竟男人好面子,別人都有的東西,就他們沒有,心里難免尷尬。
反正他們每月才和家里要十塊錢生活費,從不過多伸手,不是和別人一樣,動不動就要生活費給家里增加負擔。
只是把學校給他們的補助,合理的用在自己的身上,完全沒有心虛的必要。
對家里的說法也是,大城市的消費比較高,所以把生活補助用完了。
而唯一的一個女孩子,因為從小到大在家里不怎么受重視,也不會考慮面子問題的陸蘭。
被先前明明考上了二本,卻差點兒沒能上大學,即使不用掏學費,父母都不愿意供自己的事情嚇著了。
在知道哥哥們沒把生活補助寄回家以后,她也跟著有樣學樣,雖說省下來不少錢,卻自己默默的卡了下來。
以確保哪天她需要用到錢的時候,即使父母不愿意給,也不會害得她失去可能是她夢寐以求的機會。
也因此,在家里人眼中,去大城市讀書讀書,即使學校有生活補助費,每個月也是要花不少錢的。
即使陸蘋陸果這對姐妹,完全可以按照陸蘭的舊例來,每個學期給二十就行了。
可是就算是這樣,姐妹倆一年也需要八十塊錢,加起來都快比得上,供一個男娃讀一年的書了。
尤其是因為,兩個老人愿意替孫子出一部分的原因,夫妻倆供她們兩個女孩子讀一年書,花的比一個男娃都多。
考慮到下面還有兩個兒子,陸果的父母就不愿意讓兩個女兒讀大學了。
畢竟他們這種家庭,一個家庭只能供兩個大學生沒有負擔,三個就要讓父母生活拮據,更不用說現在相當于要供四個半了。
還不如把女兒留下來,然后直接找個好人家嫁出去,也不克扣她們的彩禮錢,將來嫁過去婆家也不會看不起她們,夠對得起這兩個女兒了。
培養三個兒子雖然困難,可是考慮到二兒子和大兒子重合兩年,小兒子和大兒子更是只重合了一年,提前攢點兒錢也就夠了。
可是陸蘋和陸果的成績太好了,所有人都覺得,她們兩個肯定能考上一本大學,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他們不能直接阻止姐妹倆高考,這要是被人知道了,是要被人戳著脊梁骨罵的。
別說陸家坳了,就算是他們整個鎮,能考上一本大學的也就去年的陸小雅。
現在要是能再出兩個,對于整個陸家坳來說,都是一件特別榮耀的事情,遇見別的村的人的時候,臉上也有光彩。
因此他們就只能冷著這兩個女兒,連高考都不愿意送她們,讓她們知道夫妻倆的態度。
兩個女兒在明知道父母不愿意培養的情況下,心里難免忐忑不安,到時候只要她們發揮不好。
也不需要太差,只要她們考不上一本就夠了,一旦她們考不上一本,夫妻倆就能名正言順的拒絕供她們讀書。
二本可沒一本那么重要,到時候村里人也能體諒他們家娃娃多,下面還有兩個兒子的情況,不會為她們兩個說話了。
然而陸果可不在乎這一點,因為這年頭的零食發卡也就那么回事兒,遠不如后世或者古代精巧。
過去的那些零花錢,還有做活分給她們的錢,她都攢了下來沒怎么花,去學校的車票錢還是能出的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