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是因為血脈傳承,畢竟兒子的孩子才會繼承父輩的姓氏,女兒生下的孩子姓氏就要跟著女婿了。
還有就是對于自己利益的維護,用現在對兒子的重視,換取年老之后兒子對自己的照顧。
真正讓她們不愿意回家的,是她們回家以后,每次有了空閑時間,就會一堆人聚過來,問她們在學校有沒有談朋友。
還說什么
“你們都是村里的女孩子,都是考上了京市的一本大學的。”
“看人家小雅談的朋友,長得那叫一個俊俏,出手那叫一個豪爽,過年帶著回來見父母的時候,木匠夫妻整天都是笑呵呵的。”
“我也不要求你們找城里人,畢竟小雅的男朋友就不是城里人,咱不那么苛刻。”
“不過就算不苛刻,你們也至少應該帶一個男朋友回來了吧!”
“女人哪,都是遲早要嫁給男人的,否則可是要被人指指點點的。”
“現在耽誤的時間長了,以后變成了老姑娘,那些年輕的小伙子,哪兒還能看得上你們啊?”
因為農村向來都是十五六歲就能結婚擺酒了,在這些親戚們眼中,陸家這些出去讀大學的,都已經被耽誤成老姑娘了。
她們確實是為姐妹倆好,怕她們成了老姑娘,到時候就沒人愿意娶了。
姐妹倆每次聽到這些長輩們的催婚,心里憋屈的不行,卻因為對方完全是好意而不敢反駁,只能低著頭諾諾的聽著。
要知道陸家坳的人基本上都有點兒沾親帶故,加上姐妹倆考上了一本,堪稱陸家坳的榮光。
而陸家坳最大的榮光,人家沒上大學之前,就有了關系很好的男友。
她們的關心起不到作用,就把精力放到了陸蘋陸果姐妹身上來。
在他們看來,女人最大的成就,就是能夠嫁一個好男人。
姐妹倆別說嫁人了,竟然連個朋友也不談,這怎么可以呢?
每次姐妹倆回家的時候,一大家子親戚湊在一起,勸說姐妹倆一定要找個好男人。
自從大一過年的時候,經歷過這么一次之后。
姐妹倆都不用商量,就非常默契的決定,除了家人團聚的過年之外,夏天的假期就不用回來了。
就算是過年的假期,她們也會用票沒買到,或者翻譯工作沒做完,以及其他種種理由,把回家時間往后拖。
一過完年,就用學校還有工作,要去學校拜訪老師等等名頭盡快離開。
她們不就是單身了四年嗎?怎么在父母叔嬸以及其他親戚眼中,就好像罪大惡極了一樣。
整天在她們耳邊宣傳,女人嫁人的必要性,家庭對女性的意義,同時給她們介紹,在長輩們看來優秀的男生。
雖說長輩們都是好意,不過姐妹倆流著冷汗表示,這種好意她們實在是承受不來。
催婚這種事,能少一次就少一次。
“半個月以后就是我和徐大哥的婚禮,你們可一定要賞臉呀!”
當陸蘋懷著長痛不如短痛的心情,把電話提起來放在耳邊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