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仁正沒想到會節外生枝,明明是修路的錢,縣里頭非要挪作他用,這真是一種短視。華康縣看來就是生了一種病,近視眼病。
還是舉相鄰縣的例子,方仁正重生前也是聽說過,人家相鄰縣緊衣縮食去修路去發展,去招商引資,雖然一開始大家都是反對,但是縣里還是堅持下來了,最后,經濟發展起來了,大家都受了益,財政更是十分寬裕起來,不知要比原來好多少倍。
而相鄰縣是怎么做的呢,他們都敢去克扣老師的工資和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把克扣下來的錢用作發展的資金,這樣做肯定要受到大家的反對,但是縣里頭能頂住壓力,去做發展的事情,最后經濟發展起來后,克扣的工資不但一分不少地還上了,而且還給了利息。
這記就是兩縣的水平差異啊。
雖然方仁正覺得這種方法不足去效
仿,但是像華康縣這種把向上面爭取的發展資金都挪用他用的情況也是太短視了。
方仁正想了想,就跟喬家睿講,如果不行的話,就專門讓省建設廳盯著這筆資金,如果挪作他用,省建設廳就把這筆錢給收回,看縣里頭怎么辦。
喬家睿也想過這個方法,但是他知道,別看省建設廳級別比縣里高,但是等到資金到了縣里后,就不是省建設廳說了算了,如果縣里頭不還,省建設廳能奈縣里何
喬家睿與方仁正通完電話后,就去市里找市領導,在與書記的相處上,要么是市里選他,要么是市里選書記,只能二居其一,不然,寧可不干,也不能左右都受到掣肘。
想好對策之后,喬家睿就去市里找市委書記找市長,找慕清明。找了一圈,書記支持他的想法,市長不置可否,慕清明對他大加贊賞,覺得他的思路是對的。
但是在讓他走,還是讓書記走的事情上,幾個領導都沒有表態,慕清明也不大好表。他剛一找完,書記就到市里找了。
書記找市領導自然是匯報喬家睿的一些不是,他只說喬家睿一個字,飄書記不愧是老手,一個飄字讓喬家睿成了工作虛浮的代名詞,讓市領導覺得喬家睿當不了一把手。
書記和市長二人就動了把喬家睿給調走的想法,但是意見征求到慕清明那里后,慕清明就表示了反對,他認為喬家睿是一個發展經濟的能手,怎么能突然間就把他給調走呢喬家睿積極想辦法把路修好的作法是對的,應當放手讓喬家睿去做一些事情,華康縣的班子暫時不宜動,書記掌舵,縣長干活,現在不讓縣長干活的做法是不對的,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內耗上,如果要調,最好把書記調走,換一個書記過去,讓喬家睿繼續當縣長都是可以的。
慕清明就堅決支持喬家睿繼續當縣長,而對于書記的去留,他表示無所謂,只要能讓喬家睿有干事的權限就行。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