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仁正道“那是順便的事兒,主要還是辦正事。”
喬佳藝哼了一聲道“你帶著她出去游玩,把我曬在家里,你說你是不是太不應該”
方仁正笑道“喬姐,之前都解釋過了吧怎么又提起這事。”
喬佳藝便有點生氣不理他,方仁正見了,也不想再向她多解釋,轉身去忙事情了。
過了沒幾天,方仁正面向省城的下崗工人招聘一批工作人員,此前他一直想著為社會做出一些貢獻,而招聘下崗工人,則是一個措施,幫助下崗工人走出人生低谷,從頭再來。
結果招聘啟示發出了一個星期,前來應聘的下崗工人了了無幾,這就讓他感到奇怪了,心想難道他們現在衣食無憂,不需要去工作
正在這時,突然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說有一家三口在家里自殺身亡,原因便是一對夫妻一起從工廠下了崗,然后一直沒有工作和收入來源,一時想不開,便連同孩子一起自殺身亡了。
看到這則消息,方仁正心想,這真是想不開了,夫妻二人年齡并不大,才四十歲左右的年齡,正是身強力壯之時,即使下了崗,干什么活不下去這個時候,只好勤記勞肯干,是餓不死人的,然而這對夫妻居然脆弱到這種程度,似乎離開國有廠子,人就活不下去了,可見其思想中毒之深,這跟晚清時期那些養尊處優的八旗子弟何異八旗子弟一沒了收入來源,啥都干不了,就只能坐吃山空,呆在家里等死了。
而有本事的人,無論遇到什么困境,都不會放棄生的希望,一切從頭再來,沒有什么過不去的坎。
這當然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是他現在招人卻招不到,也反映出一些下崗工人思想保守,下崗之后,不敢面對現實,還瞧不起私人企業,不愿意到他這樣的私營企業上班。
當然了,不是所有人都這樣,最后還是有五六個下崗工人過來應聘工作,方仁正便與他們見了面,讓他們好好工作,到時候賺的要比原來多的多。
招完了人,方仁正就準備開建夏華廣場了,夏華廣場他想建一個地標性的建筑,讓夏華廣場的名頭一炮打響,而如果他建的夏華廣場最后默默無聞,那么他的這種商業模式很可能打不開響頭。
要建地標性的建筑,必然會投資巨大,以他現有的財力肯定是無法完成的,這就需要政府領導的支持了。
此時省城還沒有什么地標性的建筑,最高的一棟樓是高有一百五十米的天安大廈,而他現在要建的比天安大廈還高,起碼要達到二百米以上。
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任務,方仁正就先向高陽區的區長作了匯報。方仁正現在在區里頭算是小有名氣的開發商了,區長對他也是印象深刻。現在他過來匯報要建夏華廣場的事情,區長心里一動,便是十分重視。
不過要建一座這么高的樓,他作為區長肯定沒法作出決定,這事必須要向市里匯報才行。
區長就先向市里作了一個匯報,市里領導得知了,便也是非常感興趣,但是擔心方仁正的實力,不知他有沒有這個實力建這么高的樓。
區長就請方仁正向市領導說明情況。方仁正就跟區長一起去了市政府。見到市政府領導后,方仁正就把夏華廣場的經營模式講了一遍,先讓夏華廣場成為吃喝玩樂于一體的商業廣場,然后再在周邊建住宅,兩者相互結合,讓夏華廣場成為省城最繁華的地方,促進經濟發展。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