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來,已是康熙二十二年六月,連續半個月的暴雨讓人無法出門,天剛放晴,曹便帶著幾個護衛小廝前往菩提寺交功課。
這幾年他跟著慧明學習,因來往不大方便,所以經常是兩邊各住一些日子,當他回曹府的時候,慧明便會給他布置一些功課。
也不知道是不是曹璽特意交代過,慧明教曹的倒不是以四書五經八股文為主,反倒是各種東西都教一點。
后來發現曹對醫術方面有興趣,也有天分,于是便有意多教了些。
曹乘此機會將在現代學的與慧明教的一一對比驗證,再加上有個孫大夫經驗老到,還能隨時請教,別的倒都沒有學出什么動靜,但是這醫術卻是飛速的提升。
幾年在寺廟的學習熏陶,讓曹眉宇間的幾分浮躁,已然消失不見。
一身靚藍色長衫,在他身上更顯清新俊逸,略帶病容的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十三歲的他,看起來比同齡人多了一分如沐春風的感覺。
當然,這只是表面......曹覺得自己在寺廟中這么久,除了養成非常具有欺騙性的氣質和外表外,學到最多的東西,可能是給人洗腦。
這清朝的人,不管是王公貴族,還是凡夫俗子,只要是出了問題都喜歡來拜佛求簽。求完簽就得有人解簽呀,這解完簽不是還得來點香油錢不是
困難要是順利過去了,那就是菩薩顯靈,要是困難過不去了,那就是拜菩薩不誠心,滿滿的都是套路啊。
開始被慧明震撼了一下之后,曹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以為,這菩提寺都是得道高僧什么的。
后來待的久了,發現整個寺廟,貌似只有慧明才是真有本事的,其他人解簽純靠一本書!
曹家的馬車從外面看并無特別,但里面卻是別有洞天。因為長期坐,曹給馬車做了不少的改造,力求自己坐的舒適。
曹孫氏跟著坐過一次之后,就默默的吩咐人,將所有出行的馬車按照曹這個改了一遍。
沒辦法啊,坐過一次之后,曹孫氏真心覺得自己以前的馬車坐不下去了!
車廂中點著上好的檀香,香味淡,卻極其好聞,讓人不自覺的放松心情。
地板比平常的馬車要高,鋪著竹制涼席,冬天則可以替換成毛毯。
兩邊是棉花做的靠枕,中間固定著一張矮幾,矮幾旁邊還有一個小火爐,正燒著茶水。
愜意的拿起茶杯,曹斜靠在馬車中,有一口沒一口的喝著,茶水清冽,將空氣中的沉悶都驅散了不少。
他長舒一口氣,感嘆有錢真好啊,想到什么都可以讓人去做,連馬車都可以被玩出花來。
喝著茶曹忽然想起現代的沙發,電風扇,雖然這些他都不會做,但是努力一下,應該還是能搞個簡易版出來的吧……
只可惜現在不能太高調,所以暫時只能想想,曹失望的搖搖頭,被車外的景象吸引了視線。
之前看到幾個拿包袱的人他還沒太注意,以為是外地過來投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