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明先是被曹的開場弄的莫名其妙,但是曹隨后的話,卻是從施粥這件事開始,打開了一條完全不同的思路。
他睡意全無,越聽眼神越亮,他敢肯定,若是曹剛才的方法可行,那將會成為賑災的一個新思路。
菩提寺遇到災年施粥,除了有一部分救人之心外,更主要的是來吃粥的這批人,會主動幫忙護衛寺廟的安全。
但是供應的粥其實也是有限的,能吃上的和不能吃上的自然會對上,而能吃上的這批人里面良莠不齊,時不時還會搞出點亂子。
對于這些事情慧明也是頗為苦惱,按照曹的剛才的辦法,可以排除那些游手好閑的人混吃混喝,同時還可以將寺廟修繕。
更重要的是,那些值得救助的人吃飽喝足,手中還有了點積蓄,可不得對菩提寺千恩萬謝嗎。
大家都說這菩提寺好,菩提寺在這周圍的名氣也能因此得到進一步傳播。
更別說還能附帶的收一些有慧根的弟子,交好一批以后的官員。
一舉多得啊,慧明趁著曹灌水的時候,理了理思路,可這越理越是心驚,看曹的眼神都不正常了,這是怎么想到的
慧明站了起來雙手合十,對著曹行了一禮:“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把曹嚇得一口水沒咽下去,嗆的直咳嗽,忙也跟著站起:“咳咳咳,師兄你干嘛呀!”
慧明面色嚴肅認真,看著曹道:“這種方法一出,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因為師弟今日之語而活下來,我這一禮,是替他們行的。”
曹有些不好意思的摸摸后腦勺,這以工代賑的方法,現代十分常見,很多國家都用過。
也是他能回憶起的最好的賑災方法了,當然也是最合適菩提寺的。
在保證菩提寺不會受影響的前提下,能救更多的人,不過這個功勞肯定是不能這么直接認下的。
萬一這慧明給他一宣傳,得嘞,低調了這么些年就全廢了,這也是為啥他要晚上來找慧明的原因,晚上人少啊……
曹正色道:“其實也是無意間想到的,今天下午的時候,我告訴楊大叔他們可以在菩提寺呆些日子。”
“但是他們卻并不欣喜,一問之下我才察覺到,他們并不愿意寄人籬下,更愿意去用手藝來養活自己。”
“然后我就將楊大叔帶去給幾位干雜活的師侄打下手,但是他卻很高興,那時候我才知道。”
“除了單純的施粥之外,更多的人是想要一個生存下去的希望。”
“而不是每天守在門口吃兩碗粥。可以說這主意有一半的功勞要歸于楊大叔,我可不敢居功!”
曹想方設法的把這功勞推出去,甚至連楊帆都搬出來背鍋了。
當然楊帆想用手藝養活一家是真的,他讓楊帆去幫忙也是真的。
說完曹撇了一眼慧明的表情,卻發現慧明靜靜的看著他,呃,有一種一本正經分看你胡說八道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