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山有虎,是聞風,偏向虎山行,聞風而動?曹祤又將答案和謎面對照兩遍,覺得應該是這個沒錯了。
見人越來越多,老板得意一笑道:“每個人只有三次機會,如果想要再猜第四次,就需要在小店買上一盞燈才能繼續猜。”
眾人是一陣唏噓,不少人都是讀書人還是結伴而來,這種出風頭的機會自然不想錯過。
而且看著那些燈,也覺得花兩個錢買上一個,也不虧什么,于是苦思冥想猜過三次之后,紛紛掏錢購買。
一時間老板是生意火爆,也顧不上再跟曹祤搭話,自顧自的忙起來。
康熙幾人則是看著這一幕好笑,抱著看好戲的心情,都盯著曹祤,想看他能不能答出來。
曹祤想到了答案,見這老板轉身要去忙,忙拉住他道:“老板,別急呀,我這答案還沒說呢,易經中提到,風從虎,
云從龍,所以你這個成語應該是聞風而動?”
周圍的人聽到曹祤的答案,都下意識的想了想對不對,一想覺得有理,然后大家也不看燈了,全都討論了起來。
老板的笑容消失了一瞬,但隨即笑的更加燦爛:“看來公子不光是眼光好,還是這出題人的知音啊,沒錯,這謎的答案正是聞風而動。”
說完,倒是不帶猶豫的,將手中的走馬觀花河燈遞給了曹祤,曹祤笑瞇瞇在旁邊一群人羨慕的眼神中接過。
剛到手,他還沒有焐熱,旁邊一個穿綠衣服的小丫鬟跑到曹祤面前道:“請問公子,這個河燈賣嗎,我可以...”
她話還沒說完,曹祤立刻條件反射果斷的拒絕:“不賣。”
小丫鬟看了不遠處的馬車一眼繼續到:“....我家小姐真的很喜歡,可以出雙倍的價錢,還請公子行個方便。”
這曹祤也是真沒想到,上輩子窮的時候,沒有遇到被人用錢砸的事情,這輩子有錢了,居然有人想用錢砸他了!
可問題在于自己現在真的不缺這個錢啊,而且他之所以出這個風頭,主要是覺得自己被老板利用了,康熙還帶著一群人在旁邊看他熱鬧,不能忍啊。
他再次拒絕道:“這個真的不賣,而且就如老板所說,說不定我還是這出題之人的知音,知音所贈之物怎么能賣呢?”
本來想直接拒絕的,但是旁邊還有這么多人看著,直接拒絕太沒風度了,于是曹祤稍微委婉了一些。
希望這小丫鬟放棄要買走的想法,要不然他都想直接來一句,爺不差錢!
沒想到的是,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小丫鬟還是不屈不饒,有些驕傲道:“我們是蘇州李府的人,還請公子行個方便。”
蘇州李府?曹祤歪頭想了一下,沒聽到,轉頭看了看康熙等人的表情,發現這些人表情都有些微妙啊,尤其是自己老爹曹寅。
康熙和曹寅在聽到蘇州李府的時候,立馬就知道了這是哪家的,李煦,同樣也是康熙從小的伴讀,與曹寅也是一起長大的好友。
不久前剛被外放到廣州去當知府了,沒想到在這還能遇到他的家人,還這么囂張。
曹寅覺得他需要寫信讓好友約束一下家里人了,康熙則是皺眉不語,多少對李家有了些不滿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