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這兩個理由,明珠和索額圖是引經據典,各不相讓,旁邊的高士奇幾人,是默默不語的看著南書房的地板。
這種爭鋒相對的場面,隨著太子和大阿哥的長大是越來越常見,他們看著看著也就習慣了。
康熙也是早就預料到了兩人的反應,頗為淡定的喝了口梁九功剛呈上的茶,等他們吵完,平靜的說了一句“兩位愛卿說的都是合情合理,如此,太子和大阿哥便都跟著吧。”
明珠“”
索額圖“”
高士奇等人一旁憋笑,憋的臉色通紅,頭也是越發的低,他們算是都看出來了,皇上這是明里暗里的警告兩人,讓他們收斂一下,不要太過了。
一時間,南書房安靜下來,康熙見他們都不說話,又開口道“這次太皇太后和太后也會跟著去,所以路上倒不用太著急。”
高士奇經常跟隨康熙左右,知道太皇太后身體不太好,抬頭想要讓康熙三思,但是被康熙一個眼神制止,于是再次低下頭,也不敢多言。
明珠,索額圖被康熙警告過之后,緊張了一下之后,很快恢復了常態,畢竟都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倒不至于就被嚇著,但是隨后也沒有繼續發表意見,于是此事就這么定下。
接下來就是八旗子弟組成的驍騎營,護衛營,御林軍,御前侍衛等去的人數。
最后康熙還單點了一些各家出色的后輩,其中就有李榮保戶部尚書米思翰之子,余沐大學士余國柱之孫,陳豫朋左都御史陳廷敬次子等,當然還有曹祤。
太皇太后身子不好,康熙自然知道,這個決定也是在深思熟慮之后做下的,他相信皇瑪嬤是想回草原看看的,更重要的是還能見見曹祤。
經過商議,初步定下了行程和隨行人員,幾位大臣就領命前去準備了。
曹祤接到隨駕圣旨的時候,并沒有多大意外,反而有一種終于等到了的感覺。
這段日子他仔細想過,覺得康熙讓他進京,最有可能的是想讓太皇太后見見他。
康熙二十四年九月,康熙帶著數萬人馬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這次康熙帶的人特別多,主要是想讓一些京城長大的八旗子弟去歷練一下。
他的車架處于整個隊伍的中前段,前面是御前侍衛騎著馬開道,后面緊跟著嬪妃皇子公主的車架。
中間隔了一個驍騎營,最后才是隨行的王公大臣以及曹祤這樣的被點名帶上的人。
曹祤倒是出發的第一天,就和前后左右的李榮保,余沐,陳豫朋等人打了個照面,他們這群人都是在一起行動的,就是為方便康熙召見。
李榮保,余沐還好,陳豫朋給人的感覺就很是有些高冷,而且他年齡也偏大,看樣子不太愿意與曹祤他們接觸。
一說起長輩,曹祤就發現這群人不出意外的話,估計會是下一屆朝堂的頂梁柱了,畢竟人家贏在了起跑線。
不過,隨后他想起,同行的應該還有一個比較出名的人,那個寫出人生若只如初見的納蘭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