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上旬,一年一度的高考來臨了,其實按照于躍和陸小燃的實力,他們被保送個好學校還是沒問題的,但是畢竟沒經歷過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于躍和陸小燃還是決定自己考,用實力說話。
當然“沒經歷過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這句話聽聽就可以了,屬于毒雞湯的范疇。
畢竟類似的話還有“沒經歷過爆倉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沒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沒經歷過春運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沒聽過于躍的歌曲的人生是不完整的”等等。
于躍只是不想以后被鍵盤俠噴為走后門讀的大學,所以必須用高考的分數說話。
第一場結束之后,金陵電視臺的記者在照例拍攝高考情況的時候,意外的看到了走出考場的于躍。
而于躍屬于提前交卷,正好正好也要在校門口等待一下在同一個考區的陸小燃和端木,就接受起了新聞記者的采訪。
記者都是年輕的姑娘,于躍也不太認識她,反倒是攝像師傅于躍有在電視臺見過,所以友好的打了個招呼。
攝像師傅見于躍竟然認識他,瞬間感覺心情舒暢了很多。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我們有幸能夠遇見剛走出考場的于躍,那么下面我們來采訪一下于躍同學。于躍,第一場語文考試你感覺考的怎么樣”
這時候,很多的家長也認出了于躍,小聲的相互討論著什么。
“太中規中矩了。”于躍看上去很不滿這樣的考題,說道“全是考的語文的基本功,沒什么新意,差評。”
記者小姐姐
“那你覺得語文你考的如何”
“雖然是我文化課里最不擅長的一門,但是總體感覺還是不錯的。”
“那你覺得語文你大概能夠考多少分”
“語文總分一百五十分,大概能嗯大概能考到一百二十分左右吧,但是也不能打包票,只能保證在一百一十分以上。”
“最差的語文也能夠考到一百二十分那算是很好的成績啦,至少能夠達到一本的水平了吧。”
“之前的藝考考的也不錯,目標是名校。不過語文一百二十分這不值得驚訝,能考這個分數的人太多了,所以接下來的兩門學科我就要好好努力了。”
“你選考的是什么學科”
“英語。”于躍說道“我是藝考生,除了必考的語文數學,只需要選考一門,我選的是英語。”
“看來你很擅長英語呀。”
“也不是,我中考的時候其實成績最差的就是英語。”
“那你為什么要選擇你不擅長的英語呢”
“因為我覺得我英語能夠考到是一百四十分以上。”
記者小姐姐
“一百四十分是很差的意思”記者小姐姐感覺有些混亂。
“我覺得從哪里跌倒就要從哪里爬起來。我初中英語不好,中考英語只考了五十四分,所以更要好好的把英語學好。我就要把這門不好的學科好好的補回來,在成為歌手之后,我也努力的進行了一番英語的學習,現在這門學科反倒成為了文化課中的最強項。”
說的周圍的家長連連點頭。
這才是好學生才應該有的想法看看人家于躍,再看看自己家不成器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的既視感瞬間拉滿。
“看來你對英語很有信心啊,你是如何做到在繁忙的制作音樂和創業中抽出時間學習的”
“只能夠硬擠時間。俗話說的好,時間就像胸抹布一樣,擠擠之后水宗恩能夠出來的所以我尋找一些比較有效率的學習方法,把英語方面的差距給彌補回來了。”
“很多人會覺得,你現在其實已經很成功了,為什么還要來參加高考。”
“我覺得工作上的成功和學習是分開的,學習是我的一個求知的過程,這兩者沒有必然的關系。”于躍說道“不能夠因為我音樂上的成功,創業上有所成功,就沒必要學習了,學習是一生的事情,這并不矛盾。”
“看來于躍你對生活有著自己深刻的感悟,那你是什么時候決定參加高考的,這次是你獨自參加高考的嗎”
記者的意思明顯就是在八卦陸小燃有沒有參加高考。
“其實三年前我就有參加高考的打算了,而且是跟朋友一起決定下來的,所以也不是心血來潮就參加的,而是有了十足的準備。”
“那我能問下你的朋友是”
“其實記者小姐姐你也應該認識。”
記者連連點頭。
“就是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