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年,我這醫館就要關了。”送走一個病患,陶老歇了一陣,這才慢慢開口,“年紀大了,老眼昏花的,也沒精力,又怕給人看錯了病,這醫館還是關了好。”
方錚上前,扶著陶老,“您是該多歇歇了,如今太過勞累。”
陶老在鎮子上開了這么多年醫館,名聲早傳出去,不少人都慕名而來,每日病患太多,陶老身子已經有些吃不消了。
“咱爺倆相識一場,我那幾個兒子又對醫術都沒啥鉆研,我這里的醫書留著也是無用了,如今你既對醫術有興趣,這些醫書你就拿回去,我家里也還有,改日你再過來一趟,日后若是有什么地方不懂的,你就過來問我。”
陶老覺得自己這一身醫術雖稱不上活死人肉白骨,可他有幾十年的經驗,多少還是能給方錚些幫助的。
“陶老,這太貴重,我不能收,若是陶老愿意,便借我幾本。”方錚拒絕,他本來過來也是打算再跟陶老借幾本書的。
“這些書啊,在你看來是貴重,可在旁人看來,不過是一堆廢紙罷了,書給了你,你也會愛惜,放我這里,便只有發霉蟲蛀的結果,那就真真可惜了。”陶老是個豁達的人,并沒有要將這醫書傳給后代的打算。
陶老態度堅決,方錚后退兩步,恭敬地彎腰拱手,“晚輩多謝陶老。”
陶老有些遺憾地看著方錚,“你這孩子聰慧是我平生所見第一人,我原先還想著,若是你不讀書,還能給我做個徒弟,如今你身子大好,我卻不能耽誤你,科舉才是你應該走的路。”
方錚跟陶老講了近況,陶老知曉以后再見他的次數不多,他認真打量了一番方錚,語重心長地說“你以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想必也會遇到阻礙坎坷,你我相識一場,我就倚老賣老,送你句話,這飯啊,要一口一口的吃,這路,要一步一步走,前路多舛,可大道在心,你是個聰明的孩子,應當知道自己該如何行路。”
這路自然是人生路。
方錚再次躬身,“多謝陶老的教誨,方錚敏記在心。”
陶老笑了一聲,擺手,“教誨稱不上,只是比你多走幾十年路,有些心得罷了,不過各人有各人的緣法,若是遇到難以解決的麻煩,你也該會隨機應變。”
“方錚明白。”
“明白就好。”
陶老已經沒精力再多說,他讓方錚自己收拾醫書。
這里頭有陶家上幾輩傳下來的,也有陶老自己買的,還有他這些年經驗總結。
每一本都無比珍貴。
方錚整理好書,陶老兒子正好趕過來,他擔心陶老的身子,每日都會親自來接,陶老兒子似乎并不意外方錚在這里,對這些醫書的去向也并不在意。
甚至還幫著方錚一起將書搬上魯二叔家的牛車。
回去的路上,馮輕頭靠在方錚肩頭,她心情有些低落,“陶老一家都是好人。”
“嗯。”
“咱們以后常去看看他。”半晌,馮輕又開口,這回聲音有些低。
陶老如今行動已經遲緩,耳力跟視力都大不如以往,馮輕不知道在如今這醫療條件落后的時候,陶老還能活多久。
她心情低落。
“好,咱們以后多來走走。”方錚知曉娘子的心思,他將人抱著,握著她的手,應聲。
方錚跟馮輕到家時,就看到方二郎正雙眼通紅地坐在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