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恒幾人臉色幾經變幻,最終沒人開口。
他們自從識字懂理開始就知道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過了這大半日,原本還有些懨懨的吳興已經恢復了精神,他舉起手,弱弱地開口“鄭兄,學塾的先生曾說過,若是飯吃得飽,就沒心思做學問,凡是他的學生,每頓只能吃半飽,這么多年下來,我也只有旬假跟年假才吃的多些,你說若是吃的太飽,鄉試我會不會考的沒臉見父老鄉親了”
吳興自己有幾分本事他也清楚,他跟鄭家賢一樣,本也沒打算一次就能中舉,不過若是太差了些,他還真是沒臉見父老鄉親的。
鄭家賢噗嗤一聲,笑的眼淚花都出來了,他抹掉淚珠子,“吳兄,要不我們吃著,你看著”
吳興摸著腦門,一臉糾結。
飯菜很快上來,荊州的飯食偏清淡,一道蝦仁豆腐,一道鮮蝦蛋卷,一道白灼青菜,還有一道玉米雞丁,一道清蒸蛋羹,湯則是蘑菇雞湯,佛跳墻,還有一道鯽魚豆腐湯。
這些都是家常的,不過家常的做的美味了,那就成為了招牌。
方錚只要了一份鮮蝦蛋卷,一份雞蛋羹,還有一份白灼青菜,湯則是蘑菇雞湯。
這幾樣都是馮輕喜歡吃的。
飯則是竹筒飯,米飯散發著竹香,讓人聞著忍不住就垂涎三尺了。
吳興臉上的糾結都不見,他給自己找了個臺階下,笑道“不過一頓而已,吃多些想必也無礙。”
不知道這里是如何做的,味道與方蔣氏做出來的大相徑庭,不過卻各有各的美味。
兩個人將飯菜都吃了個干凈。
那伙計又送上來消食茶,因著鄭家賢點的菜多了些,這消食茶便不收銀子。
幾人吃的都有些撐,勉強喝了一杯茶。
待胃里舒服了些,幾人起身,回房間讀書。
在別處還不覺著緊張,到了荊州后,在街上他們也見了同來鄉試的學子,頓時覺得時間緊迫,恨不得一天有二十四個時辰遨游在書的海洋里。
當然,有兩人例外,那便是方錚跟鄭家賢。
鄭家賢知道自己的能耐,也知曉自己最愛做的是啥,他能考上秀才,都是為了向他爹娘交差,可秀才本就難考了,至于這舉人,他是沒想過的。
這話他卻不能對抱以厚望的爹娘說,鄭家賢想著,大不了多考幾回,次次不重,他爹娘總能明白的。
這些心里話他從未告知旁人,可壓在心里久了,他偶爾午夜夢回,也是會嘆一聲的。
望著方錚跟馮輕相攜離開的背影,鄭家賢嘆口氣,他實在沒法厚著臉皮跟上去的。
此刻鄭家賢尚未意識到,如今的他就跟那剛破了殼的小雞似的,每日都眼巴巴地看著走在自己前頭的老鷹,也極想跟不怎么理會他的老鷹說說心里話。
從遠處看,這小竹林不算大,可走進去后,才知道里頭可算得上是曲徑通幽了,竹林里專門鋪墊了鵝卵石小路,顏色也素雅,配上竹林恰到好處。
馮輕深吸一口氣,趁著無人時,挽著方錚的胳膊,心中甚是歡喜,“相公,這里真好看,以后咱們買了院子,也種些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