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本官也只是猶疑,便派人去查探,豈料,還沒來得及查清,這事已經傳到有心之人耳中。”蘇大人想私下查清楚都不行了,他只能先一步上報朝廷,這總比被人告發要好些。
“大人此時可還能將折子追回”方錚問。
“為何要追回”
方錚三番四次提到折子,蘇大人先是疑惑,隨即眼睛陡然睜大,他快步朝門口走,一邊大聲吩咐,“趕緊派人快馬加鞭,去將童護衛追回來。”
外頭有人應聲,急步離開。
蘇大人回到大堂,他沒有開口,而是雙手背在身后,不停地在大堂內踱步,時不時朝門口望去,恨不得即刻就能將人追回來。
走了好幾圈,這才注意到方錚,他來到方錚跟前,拍了拍他的肩頭,醞釀了片刻,才感嘆道“你很好。”
“大人謬贊,大人是當局者迷,若論行事,小生萬萬及不上。”蘇大人不復之前的冷厲,方錚也順勢放低了姿態。
這話蘇大人愛聽,他哈哈一笑。
方錚說的不錯,他只是太著急,失了分寸。
隨即眼神一凝,又喚了衙役過來。
“去,將江主簿給我帶過來”
往上遞折子之事還是江主簿提議的,當時他急的跟熱鍋上螞蟻似的,腦子一片混沌,又聽了主簿的解釋,便決定送折子。
直到此時,蘇大人才意識到,方錚這番真的是來幫他的。
若不是方錚提及,他將折子遞上去后,陛下定然會大怒,到時他這個知州怕是就做到頭了。
而若按方錚所言,此事跟梁王無干,若他查清了原委,便是此事傳到了京都,屆時他再遞折子,將前因后果俱都寫清楚,哪怕得不到陛下的夸贊,他也不會惹怒陛下。
事情沒調查清楚便上折子,陛下只會看出他的無能,若是事后再送,此事又跟反賊無干,陛下便是發怒,那也是背后之人倒霉,而他則成了有功之臣。
孰能為之孰不能為之,一目了然。
此時,蘇大人再看方錚眼睛就帶著亮,他笑道“怪不得我家那臭小子總夸贊你,看來他還是有幾分看人的本事。”
話里沒帶上本官兩個字,拉近了他跟方錚的距離。
方錚但笑不語。
蘇大人笑容又一頓,他還是好奇,“此事你又如何知曉”
與高密信一起送來的還有一份買書的名單,蘇大人只讓人照著名單抓人,也只有親近的幾個人知曉內情,方錚卻篤定此事跟反賊并無干系。
蘇大人雖不再懷疑方錚,卻仍舊是不放心。
“不瞞大人,那書小生看過。”方錚說道。
“你看過”名單上可沒有方錚,蘇大人隨即了然,“你是借了旁人的書看”
看來這方錚也想著投機取巧,能提前得知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