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方錚說的一般,馮輕的傷口并未留疤。
愛美是一面,馮輕也不愿方錚每次見著她的傷口都自責,能痊愈是再好不過的事。
天暖起來,金姨也能拄著拐下來走動,再過段日子,便能拆了板子,到時走路便容易得多了。
金姨雖嘴上不說,不過心里還是自責難過的,她每每看著馮輕脖子上的傷總是嘆氣,待馮輕痊愈,她才開始有了笑。
馮輕跟金姨的傷都好轉的快,相較來說,鋪子的事就有些棘手。
倒不是開個鋪子有多難,有方錚在,收拾好也就是幾天的事。
只是上回金姨在街上受了傷,方錚并未掩飾身份,馮輕估摸著滿街的人都該知曉那鋪子是方大人的家人所有。
如此,馮輕就不好再拋頭露面。
馮輕便跟方錚提了,將鋪子交給方二郎跟秦淑芬打理。
當然,還得請個掌柜的。
好讓他們好好跟掌柜的學學如何管鋪子,方蔣氏原本不想讓秦淑芬去,秦淑芬悄悄求到馮輕面前,她想出去是一方面,更多還是想跟方二郎一起,秦淑芬雖看著大咧咧,可小心思該有的她還是有的,這鋪子做的是婦人的生意。
到時方二郎日日都接觸那些小姐夫人,秦淑芬總是不放心的。
馮輕倒也不反對秦淑芬跟著方二郎一起,有句話叫夫妻搭配,干活不累。
且有方二郎看著,秦淑芬也能少做些不靠譜的事。
馮輕一番解釋后,方蔣氏也差不多就同意了,不過有些話她還是要說在前頭,“你要記著,這鋪子是三郎跟三郎媳婦的,你去就是為他們掙錢,三郎說了,每月都會給你們月錢,若是這一月賣的多,還會另外給一份,三郎畢竟是你們親兄弟,不會虧待你們。”
有方大郎的事在前,方蔣氏早打定主意,以后定要他們親兄弟明算賬。
方二郎比方大郎有主見,也更聰明,他知曉自己能有今日都是三郎帶來的,他感激還來不及,自然不會抱怨。
秦淑芬雖懶散了些,偶爾也有點小心思,可架不住方二郎隔三差五在她耳邊提,她也是個知道感恩的,自然想看方錚跟馮輕越來越好,他們好了,自己還會差嗎
秦淑芬再三保證,一定聽掌柜的跟方二郎的話,不偷懶,方蔣氏這才裝作為難地松口。
太高興,秦淑芬沒忍住,抱著旁邊的馮輕就轉圈,不停地道謝。
這鋪子到底是做婦人生意,自然需要個女掌柜,馮輕還跟方錚商量過,除了掌柜的,還會招兩個繡娘,有金姨跟馮輕在,衣裳款式,各種花樣子定會讓人眼前一亮,鋪子里的衣裳跟飾品不愁賣。
鋪子開業那日方錚跟馮輕并未去,這倒是不妨礙絡繹不絕過來祝賀的梁州有頭有臉的人,就連旁邊的商戶都過來湊熱鬧。
此事方家人早有預料。
因馮輕不在,那些試圖攀交情的也不好親自來,便讓看重的下人過來。
按方錚的吩咐,這些送禮的一律拒絕,若是買東西,便與招待一般客人無異。
這鋪子是馮輕結合了后世的店鋪,里面裝的新穎卻不又沒顯得太過與眾不同,倒是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且鋪子里的衣裳帕子賣的也不貴,當然,這鋪子也是有幾樣鎮店之寶的。
便是馮輕跟金姨各做的一件襦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