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走了”趙易望了望被火光染紅了的天空,回身對彭季淮道。
“要不要我們再去點幾個火”彭季淮有些不舍,“那群兵真熊,一有點風吹草動就跑,這么多東西白白便宜小鬼子。”
趙易看了看他,并沒有說什么。
難道他要告訴彭季淮,原歷史中守軍逃得更快,留給日本人的東西更多
趙易他們的努力不是白費。
遠征軍在臘戌早有了準備,從東枝到臘戌又多守了十來天,物資不斷撤離,上萬噸的物資被撤走。僅僅油料就被拉走了三千多噸。
但依然有上萬噸的油料還留在了臘戌。
火車運送油料到臘戌方便,臘戌轉走公路就麻煩了許多,偏偏國內沒有足夠的罐車來運輸。這些油料部分是屬于英國人的,絕大部分是作為援華物資,準備消耗在緬甸的,現在卻不得不毀在緬甸。
“一滴油也不能留給日本人”在戰前,遠征軍高層就有計劃的撤離物資,撤不走的就破壞掉。油料作為戰略資源,更是不打算留給日本人一點。
可日本人夜晚的猛攻太突然,第66軍同樣秉承了兵敗如山倒的潰敗模式,一旦潰逃就什么也顧不上了。
有的軍人還在恪盡職守,引爆了儲存物資的炸藥,但趙易只聽動靜,就知道有的物資倉庫一直沒有起爆。其中包括兩處油料庫。
“如果鬼子占領了這些油庫,可以直接利用這些油料,快速展開對華夏的進攻。所以油料必須全部毀掉。”趙易不知道自己扇動蝴蝶翅膀前,臘戌的油料留給了日本人多少,但現在既然他在這里,就不能坐視日本人得利,他給手下動員道,“我們除了要引爆我們設下的那些爆炸點外,還要把剩下的油庫也炸了。”
爆炸點是先鋒軍單獨設的點,只有第66軍的少數高層知道。
下邊的士兵其實也很多人知道,只是他們沒有想到是埋設炸彈。因為這些爆炸點用的是油料。
國內缺乏煉油設備,進口的油料基本上都是成品油。這個時代的汽車也好,坦克也好,多數是汽油發動機,汽油的進口數量很多。而趙易的記憶中,有很多簡易的炸彈都是可以用汽油來制造的。
這些油料都是暫時帶不走的,張軫等人也看著他折騰。如果鬼子打不進來,這些油料還是當油料用,如果萬一臘戌時候,這些油料就能當炸彈了。剩下的炸藥可以運回國,比運送油料方便,自己用也行,出售也行,都是大賺一筆。
油料炸彈在臘戌幾天的守衛戰中已經得到了應用,證明了有效性。
尤其是對付小鬼子的坦克和裝甲車,燃燒瓶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后來因為瓶子不夠用,用瓷瓶甚至陶罐都能用來裝油。前線都有挖出壕溝埋設油料和地雷一起坑殺鬼子坦克的例子。
充足的油料加上滯留在臘戌的反坦克武器和遠征軍的裝甲營,才確保了臘戌不至于第一時間內被日軍的裝甲部隊攻陷。否則,新28師和新29師抗住第56師團的普通地面進攻都吃力,坦克和飛機一起上,早就崩潰了。
如果把所有的資源都利用起來,趙易有把握守住臘戌。可守臘戌,他說了不算。甚至油料的使用,張軫說了也不算。
一點油料,他可以中飽私囊,可以挪作他用,可以損耗,但用于正規的用途,需要正規的手續。把大量的油料挪作炸彈使用,絕對會被國內的某些人批死。國內有的是不考慮實際,只考慮道德高點的高人,擅長抓別人的馬腳。
要把油料挪作炸彈使用,少量張軫可以自作主張,多了就需要上報,還容易落人口實。最終戰場上應用的油料炸彈比起儲存在臘戌的油料總數來說,并不算多。但趙易他們用的油料做炸彈,如果不引爆,還是可以當油料儲備用的,所以,張軫他們始終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外傳言也是當做油料儲備用。不知不覺間卻把這些油料儲備點設置在了臘戌各個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