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亡如何”戰局已定,趙易心中卻不敢松弛,早早地就開始核對隊伍傷亡情況。
這一戰是先鋒軍經歷的最大規模一戰。
先鋒軍這一次派出了1100人。不似臘戌機場守衛戰和惠通橋圍剿日軍便衣隊時的配角,也不似李衡在騰沖阻擊戰時的騷擾游擊戰,這一戰可謂是正面對抗日軍。就連偷襲日軍炮兵陣地,在日軍防衛嚴密的情況下,幾處陣地也是需要硬撼。在日軍左翼攻擊,更是需要硬抗日軍的反撲。雖然隊伍中大部分都是遠征軍的老兵,一戰下來,傷亡也少不了。
“我軍共犧牲56人,傷175人。”戰斗一結束,徐公達就把數字清點好了。
隊伍大了,還要跟日軍打仗,趙易需要身邊有個熟悉的參謀,經過了這么長時間已經被初步認可的徐公達,就隨著李衡支援的藥品和茶葉等物資來到了趙易身邊。這一次戰斗,就少不了徐公達的謀劃。
匯總上來的數據讓趙易心疼。
先鋒軍向南從野人山走出來,一路上傷病者超過五百,可在趙易叢林經驗和嚴格管理下真正死去的也不過只有76人。其中還包括不少老弱婦孺。這一次作戰的一千多人還是特地挑選出來的精兵,一戰就去了56人,還有48名重傷者還不知道能救回多少人。這一次可是傷亡有些大了。
高吉人卻不覺得這個傷亡大,一見面他就握著趙易的手,欣喜道“大捷啊”
見多了生死,一戰上萬的傷亡都見過,先鋒軍一二百的傷亡算什么這一次,僅僅第200師和附屬的隊伍傷亡就已經過兩千了。
不過對比日軍的傷亡數,很多人都認為值得。
這一次打通了騰沖去國內的通道,并沒有擊潰第148聯隊,卻擊殺了日軍差不多有五百。
日軍撤退時傷者帶走了,死者也帶走了部分,統計數據并不全,五百是個估值。雖然有水分,但那些躺著不動的尸體統計出來,大致差不多了。若是加上先鋒軍襲擊炮兵陣地,擊殺的一百多日本士兵以及騰沖縣城內留下的三十多具日本士兵尸體,總數已經跟遠征軍犧牲人數差不多了。
這近一比一的戰績就算是平時守城的戰績,都算得上是大捷,更何況這是第200師在攻,日軍在守。
當初杜聿明明知道密支那的兵力不多,仍然不敢去攻,就是因為中央軍用4比1的兵力去攻,都難以賺到什么便宜,甚至再多的人數短時間內都有可能攻不下,怕被人堵死。現在第148聯隊的防線雖然是匆匆布置,但畢竟占據了地利,能打通通道就算萬幸了,還能不落下風,著實令人驚喜。
除了不是救的外國人,單單從戰績來說,這一次不差于仁安羌大捷。
第200師還沒有過河,大捷的電文已經傳到了老蔣那里。
斃敵數量一下子翻了一倍,更是有一個三千多的死傷數排在前邊。反正日本人的傷員都運走了,沒人來詳細統計,只要總數不超過第148聯隊的總人數,就不算鬧笑話。當然到了外界宣傳中,肯定又要翻一番,畢竟連敵軍參戰數量也要翻倍的,不算邏輯錯誤。
遠征軍失利大撤退下的輿論低迷中,這個鼓舞士氣的大捷來的很及時。
先鋒軍還沒有過河,獎勵很快就到了。
趙易的軍銜再次提升,被國內認可為上校。畢竟先鋒軍不是國內的隊伍,無論是趙易還是國內,都有意的避開了先鋒軍歸屬國內的關系,他的軍銜只是被國內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