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軍在泰國等地的行動也給了日本人不少困擾,否則日軍進攻印度的兵力可能會翻倍。
面對英國人一個勁的催促先鋒軍繼續南攻,趙易自然不會犯傻,一旦印度的日軍撤回,矛頭對準先鋒軍,集合起來的三四十萬軍隊可不是好對付的。所以海邊大城市絕對不沾邊,連緬泰鐵路都沒有切斷。
仁安羌的戰略重要性降了不少,對加爾各答局勢也影響不大,打一打又何妨
日本人和英國人在加爾各答繼續糾纏,還要照顧搖搖欲墜的英帕爾防線,日本人那點援軍全填進去了。
防守仁安羌的只有獨立混成第35旅團,旁邊平滿納還有第46師團照應,更有緬偽軍近萬人。
當初趙易是為了穩定曼德勒局勢,兼先鋒軍兵力不足,所以才止步平滿納,也沒有進攻仁安羌。但現在調整過后的第1師已經磨刀霍霍,對準了南邊的日軍。
日本人在附近的這點兵力根本不足為慮。
當初他在仁安羌第一次出現在盟軍面前,打出先鋒軍旗號的時候,只有他和徐嚴芳兩個人,現在卻可以調動10萬軍隊圍攻仁安羌,順便還能打一打平滿納。
一進入十月份,呵叻的戰火剛剛落下不久,先鋒軍又開始了新一輪攻勢。
養精蓄銳的第1師一部分兵力牽制平滿納,主力直攻仁安羌。
戰爭迷霧讓日本人一時分不清楚那邊是主力,他們也不敢丟了平滿納。只要先鋒軍攻下平滿納,順著鐵路,400公里一日可至曼谷。
“小心先鋒軍的偷襲”在前線將功贖罪的辻政信一再的提醒獨立混成第35旅團佐藤為德,他對上司的解釋就是丟了曼德勒和密鐵拉都是因為先鋒軍偷襲,不是日軍實力不濟,這倒是迎合了上邊的主流觀點,打死也不承認自己水平不行,尤其在亞洲。
這一次日軍也是早有準備,很早就在仁安羌設立了工事堡壘,并針對先鋒軍的迫擊炮和防空做了許多準備。仁安羌周邊相對干旱,根據地形地貌也加強了壕塹坑洞體系。那些防御不到位的也把緬偽軍也利用上。他們作戰能力不濟,對周圍地形卻熟悉,傳遞消息也方便。
日軍準備十足,在九月份呵叻和北欖坡打得火熱時,已經靜等先鋒軍到來,誰知一下子拖到了十月份。
但先鋒軍一來就是強攻的架勢,根本不用偷襲。
“什么先鋒軍用上了鐵甲車”一直宣稱先鋒軍善用偷襲的辻政信,怎么也沒想到先鋒軍一上來就用上了坦克編隊,強壓而來,打了日本人一個措手不及。
“他們哪來的坦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