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物資還稍差一些,糧食和油料才是最關鍵的。
攻占了東南亞后,日本的石油已經不缺的,缺的是煉油能力。當初英國人撤離時,已經把各處煉油廠摧毀了。而整個東南亞向來是原材料著稱的殖民地,工業是真正的一窮二白。大量生產出來的石油,日本人只能運回本土或者偽滿洲煉化。切斷了南北通道,就意味著日本南方軍守著大量的石油,卻沒法用,日本本土卻沒有石油煉制,到處都在缺油。
沒有油料這個工業糧食,軍艦開不動,連貨船都開不了。
但更要命的還是糧食的運輸。
日本的勞動力要么參軍,要么從事軍工產業,就連婦女都在為戰爭生產,日本本土的耕地已經荒廢了不少,糧食根本不夠吃的。他們從華夏本土也掠奪不到太多糧食了,戰爭已經摧毀了正常的農業耕作,加上華夏土地上的各種抵抗,讓日軍的征糧行動很是艱難。日本本土一部分糧食的空缺需要從東南亞和印度搜刮填補。
若是被切斷運糧通道,日本本土很快就會陷入大饑荒。
后方人心浮動,前方怎么打仗前些年的搶糧風波,日本人記憶猶新。缺了糧,一不小心就容易鬧大亂子,日本人搶來再多黃金也安撫不下去。
所以,日本人拼了命也要死保菲律賓。
之前先鋒軍攻克仁安羌,沒有遭遇更多防御,也沒有惹來日本人的大規模反撲,原因就在于此。日本人把精銳兵力都抽調去菲律賓,顧不上先鋒軍了。
日本人顯然很清楚,誰才是他們最大的敵人。先鋒軍陸軍再厲害,也沒法控制沿海和諸多海島,也沒法控制海上交通要道。而海陸空三方面皆霸的美國人卻要奪取西太平洋掌控權,把日本人的占領地甚至本土都趕盡殺絕。
先鋒軍也很小心的不去觸動日本人的奶酪,慢慢地發展壯大自己。
這一點,日本人也能看的出來。他們只覺得先鋒軍的胃口沒有那么大。
美國人也能看到先鋒軍不向海邊進攻的意圖,但先鋒軍已經做了足夠多的犧牲,對比其他明哲保身的國家和勢力,已經做得夠好了。不過眼看著先鋒軍這么一支能打的隊伍閑著,美國人心里又很癢癢。于是一個牽制日軍兵力的模糊命令送來了。
與之一起送來的還有各項福利,低息貸款和機器設備、人員培訓、技術支持等等,這是先鋒軍的賣命錢。
“這是一個好機會,恐怕打完了萊特島戰役后,日本人的海軍就沒有能力封鎖壓制我們了,向南攻,打下曼谷吧二戰還有不到一年就結束,我們總得在二戰中解決馬來亞吧”葉關有些著急。
現在已經10月中旬了,眼看著44年即將過去,他們一開始要占領整個中南半島的計劃,泰國和緬甸只占了一半,越南、高棉、馬來亞都還沒有踏入,總計劃實施了還不到三分之一。況且他們的目標不止是中南半島,由不得葉關不著急。
“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內部穩固了,才能進行下一步行動,否則即便我們能打下整個東南亞,最后結局也會和日本人差不多。我們需要的是永久性的站住腳,打下一塊地盤,就要徹底消化掉。就算慢慢蠶食,也總歸會讓我們的地盤越來越大。若是鯨吞,同樣會讓我們撐爆了。”趙易心中也有些著急,卻不敢急。
日本海軍雖然抽調不出足夠兵力,但印度那邊的大軍誰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