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林瑞的第2師休整了三天后,又開始發動進攻了。
美國人很給力,運輸機不斷送來彈藥物資,三天時間也讓林瑞拉長在鐵路線的隊伍聚集起來。
接到了進攻命令后,林瑞沒有急著西進曼谷。這一段時間,日本人已經堵在了去曼谷的路上。他選擇了先進攻西北,直插那空那育,然后和留在大城的第2旅一起夾擊沙拉武里的日軍,就連第4師也參與了協攻,兩天時間兩軍就會師了。
日本人現在有些慌了。他們想擋,卻擋不住,只能謹守住大城。
“不用擔心,我們大城的防御是最完備的,他們要想攻下大城,除非死掉十萬人。”第2師團長岡崎清三郎還是很保守的,沒敢狂妄的吹噓大城絕不會被攻陷,但這個十萬人的代價也是先鋒軍無法承受的。
他不是空口白舌,日本人和先鋒軍打了這么長時間,也熟悉了先鋒軍的打發,對工事做了很多針對性的調整,加上大城的重要性,日本人從曼谷和周邊城市,甚至從本土調運鋼筋水泥,在大城建造了很多永備工事,絕不是先鋒軍那點重炮能輕易啃動的。
這樣耗資巨大的投入不可能全部覆蓋,這也是先鋒軍難以攻下大城,卻在夾擊中攻克沙拉武里以南日軍的原因。
“只要大城不被攻克,先鋒軍就得考慮腹背受敵,不敢輕進。”中村明人的建議很正確。日軍現在鋼筋水泥這樣的戰略物資匱乏,各處前線都在急需,泰國搜刮到的那點物資還要兼顧曼谷等地的防守,所以只能選擇重點防御。
大城集結了第2和第4兩個師團,加上遍地工事,先鋒軍若是真硬攻,損傷無疑會很大,所以先鋒軍的策略一直是引蛇出洞,把日軍兵力調出來,狡猾的日本人卻一直不上這個當。無論先鋒軍怎么引,第2和第4師團都紋絲不動,扎在大城。除了第4師團的“優良作風”外,日本人也明白只要守住了大城,就能讓先鋒軍無法安安穩穩地攻取曼谷。
可日本人忽略了實力上的差距,也低估了先鋒軍進攻曼谷的決心。
林瑞師的第2旅繼續南下,沒有選擇和主力會合,而是繞到了阻截第2師的日軍背后,和第2師一起合攻,一舉全殲了防御的第145聯隊。這個逃過萬家嶺,又在這個時空逃過撤編的聯隊最終免不了被撤銷編制的命運。
在撤銷的106師團基礎上建起來的第46師團,眼下在曼谷附近就只有一個步兵聯隊了,就連輜重兵聯隊都被先鋒軍在鐵路沿線消滅了大半,面對一路占領了差春騷還繼續進逼的先鋒軍,第46師團長巖松只一只能不斷求援。
其他地方的日軍都被先鋒軍阻擋,沒法趕來,只有大城附近的第2師團和第4師團。
返回曼谷的中村明人臉色蒼白,遲遲下不了決定。他明白只要大城日軍一去支援,恐怕大城防線就不穩了。
遠在馬尼拉的寺內壽一直接給他下命令了。最終妥協的是各種出問題的第4師團留守大城,第2師團出擊支援曼谷。
大城通往曼谷的鐵路被炸毀了,但公路還在,第2師團一路疾行,半路卻被先鋒軍的第4師截住了。
沒有伏擊,雙方都有所準備,日本人早就預料到先鋒軍會來攻,所以才大軍出動,不敢派出小規模的隊伍去添油加菜,先鋒軍也一直在關注著日本人的動靜,第2師團一出動,立即就圍了上去。
戰略目標已經改變,守在大城附近的第4師的目的已經不是誘敵出城,殲滅日軍有生力量了,而是拖住這兩個師團,為第2師攻入曼谷爭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