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嚕嚕”一陣水泡冒起,隨著那一連串的水泡,慢慢地飄出了一個身穿黑色水靠的人。
浮出水面,那人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上肢,看到遠處的船只不斷靠近,才舉起右手,連續比劃了幾個手勢。
“找到了”那靠近的船頭上站立著一人,見了手勢,不由驚喜地大喊道。
“嗷噢”船上立即傳來了一片歡呼聲。
蔣叔廷也忍不住嘴角露出微笑。打撈隊行動三天了,終于有了收獲,鎖定了沉沒的日本驅逐艦的位置。
當初美國人炸沉了灘風號,看到的人不多,只能根據美國飛行員的描述在相關海域搜尋。
熱帶地區海水透明度應該很高,但沉船的地方距離湄南河入海口很近,懸浮物較多,透明度衰減,只能多靠人工在水下探尋。
“幸虧有了水肺。”蔣叔廷看著水中那人身上穿的那套潛水服,再看看他身后背著的氧氣瓶,不由心生感嘆。
他是南海采珠人出身,他的父親和兩個哥哥都是死于水下采珠,自小就知道水下的危險。他能潛水十幾米深,若是日本人沒有打過來,他可能成為周圍數一數二的采珠人,但當他妻兒被日本人殺死后,他就憑著這一手潛深16米的絕技成為先鋒軍海軍潛水隊的一員。
海軍潛水隊隨著海軍一成立就建立了。最早的任務是清理內河航道內的礁石。
蔣叔廷就是靠著在清理湄公河河道中的礁石屢次立功才當上了潛水隊的隊長。
當上隊長后,一些小活就不需要他出手了,也用不著他出手了,潛水隊里增添了新裝備,普通人掌握了都能輕松潛水十幾米深,甚至二三十米。
就說現在的打撈沉船的事吧,若是以前,他也能下水摸一摸沉船的最高處,可畢竟深度太大,潛下去栓根繩子都難,畢竟繩子栓的地方有講究,不牢固不要說打撈上來,甚至可能會把打撈船給坑下去。現在好了,戴上水肺,都可以直接摸到海底,想固定哪里就固定哪里。
以前這么大的沉船,根本就不可能打撈上來,現在卻能長時間在水下作業,甚至能把沉船拆解了,再撈上來。
記得一開始潛水隊裝備面鏡,帶一根呼吸管的時候,他就已經覺得很先進了,誰知道現在竟然可以背著一個氣瓶在水里待那么長時間。
他嘴角繼續上揚,稍綻片刻,才板起臉來喊道“先檢查沉船的損壞情況,注意水下的彈藥。”
因為帶著的炮彈等彈藥有可能會爆炸,其實打撈沉沒的軍艦很危險,為了這次行動,先鋒軍特地制定了相關規程,必須一步步的來,寧愿慢一點,也要先保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