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根基是軍隊。”在只有三人時,趙易一再強調,“土地是死的,軍隊才是保障未來的根本。”
“槍桿子里出政權嘛”葉關嘻嘻笑道。
作為后世經受了網絡沖擊教育的三人,對這句話是印象深刻。槍桿子就是實力中的實力,根基中的根基。
趙易雖然坐鎮曼谷,對軍隊的整頓卻一直沒有停歇。
曼谷戰役把先鋒軍過半的軍隊卷了過來,只留下第1師防御緬甸和印度,第3師防御越南和高棉,就連老撾的兵力也抽調了出來,防止日軍反撲。
趙易就近對軍隊做出了調整。
第7師成立了。
曼谷戰役后,各參戰部隊損傷也不小,原有人員該升官的升官,該調整的調整,在補充兵源恢復編制后,從中又抽調出了部分骨干組建起了第7師。
根據地面積大了,戰線拉長了,作戰范圍擴大,原來的4個主力師哪怕是超編的師,也有些兵力不足。僅僅擴充一個第5師,還是不夠,畢竟第6師又孤懸海外,兵力現在才萬余人,趙易早有擴編出第7師的打算。
先鋒軍兵源不缺。
豫湘桂戰役又讓大量國人成為了流離失所的難民,這引發了先鋒軍又一輪移民。先鋒軍派去國內的派遣隊,部分隊伍回來輪換修整時,也帶回來了大量的青壯移民。先鋒軍根據地上也有不少準備參軍的年輕人,其中還有不少是當初從國內那十萬青年中拉攏而來的。
從中挑選出五萬多人很快就讓第7師滿編。
第7師師長是胡宗南,老第7旅的旅長。當初從曼德勒出來的那一批隊員,以他為首組成了一個小山頭,被趙易拆散了不少,但畢竟他的能力也不錯,又積極向趙易靠攏。葉關特地詳細調查了他的情況,雖然李衡有些瞧他不順眼,但最終趙易和葉關還是選擇了他當來坐這個位子。
只是出于警告,第7旅的一半主力留在了第3師,組建成了第33旅。旅長是趙易特地提點的王懷恩,當初曼德勒山頭中被趙易豎起的另一股小山頭。
新建的第5師調整不大,畢竟已經調整過一輪了。第2師和第4師卻調整較大,部分抽調入第7師,部分并入了第5師,還有加入教導隊的,也有退入建設兵團的,甚至還有直接轉入民政部門的。
尤其是民政部門,隨著地盤的擴大,需求干部激增,很大一部分干部就來自軍隊,以穩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