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挪出了2艘航母,云龍號和天城號。
日本人計算的很清楚,這4艘巨艦不止是沖著先鋒軍來的。
云龍號順便去危局的菲律賓送物資,其他三艘也是各有任務,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運送和護航日軍一批貨船返回。
美國人在獲得萊特灣海戰優勢后,轟炸機和潛艇不斷攻擊日本運輸線,最近一段時間,日本貨船不斷被擊沉,運輸吃緊,本土補給出現了大問題。這一次派出了主力過來也是為了維持海上運輸線的安全,至少保住這一批物資的安全。
日軍全面掌控越南后,立即大肆搜刮,爭取盡快把這些大量物資裝船運回,此外還有印尼和馬來亞的橡膠、銅、錫以及重要的石油。
日本本土已經出現了油荒,菲律賓前線也出現了油料不足的問題,用油大戶的日本海軍更是迫在眉梢,這一次艦隊緊急出動就是為此而來。
這么一支大規模艦隊,美國人早早發現了,但一時無法應對。在曼谷的美國那支只有3艘軍艦的小艦隊立即撤走了,以曼谷為補充基地的7艘美國潛艇也離開了。按照美國人的說法是出去迎敵,其實是怕被堵在港口內挨揍。挨揍倒是小事,面對日本人這么一支強大的艦隊,美國人這點兵力一不小心就會全軍覆沒。
尤其是那3艘水面艦艇,最大的那艘圣胡安號也不過只有六千多噸。美國人承諾的三艘護航航母借口曼谷港口和基地沒有建好,一支沒有湊過來。
沒了美國人在海上頂著,剩下的只能靠先鋒軍自己扛。
兩艘伊勢級戰列艦雖然是一戰時期造的老戰列艦,但經過了幾次改裝,戰斗力對于沒有幾門岸炮的先鋒軍來說,就是無敵的存在。
伊勢級戰列艦改裝后,6座主炮變成了4座,依然還有8門356毫米艦炮。2艘一起轟擊,那就是16門重炮一起重夯曼谷城。
一炮下去,百米無存。
先鋒軍此前遇到日軍最大的炮擊不過是部署在大城的一門240毫米榴彈炮的轟響,現在經受的卻是356毫米的大口徑艦炮。
惹不起,只能躲開。趙易不得不下令讓先鋒軍軍民先撤退,只留下極少數兵力滯留在曼谷城中。還有一部分兵力散布周圍的叢林和山地中,以防止日軍登陸反攻。
“也不用太過擔心日本人的艦炮。日本人那可是在用錢砸,他們絕對沒有美國人那么大方。”趙易安慰眾人道。
事實也是如此,日本人的艦炮除了一開始三板斧,集中轟擊了幾炮外,剩下的時間都是零零星星的偶爾響一下。除非有些地方呼叫支援,才多轟幾下。但即便如此,日本軍艦上還有大量的203毫米和127毫米艦炮炮彈不時落下。
這一次,妙高和足柄號都來了。逃過了萊特灣之劫剛修復好了的高雄號也來了。
每一艘重巡上都有10門203毫米艦炮,包括2艘伊勢級戰列艦上,以及一眾伴行的驅逐艦上,也都有大量的127毫米艦炮不斷轟擊。
趙易等人只能站在遠處的山上,無奈地聽著遠處回蕩的隆隆炮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