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日軍艦隊來曼谷,美國海軍卻利用這個機會,專心進攻菲律賓和太平洋諸島。陸航卻看到了其中一個機會,希望把曼谷變成一個陸航的伏擊圈。哪怕打沉一艘日本戰艦,以后在美國海航面前也有的吹噓。
日本人要炮轟曼谷,必然會靠近。陸航在大海上的技能難以跟海航比,但沿海地區,那些有過守島經驗的陸航們還是很熟練。這就意味著機會。
對于比斯爾的這個計劃,先鋒軍也只能支持。
若是美國人撂了攤子,推諉半天,先鋒軍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曼谷挨炸。
趙易早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讓日本人把曼谷重新占領。
他也做好了反攻的準備,卻不打算冒著日本戰艦的猛烈炮火在曼谷和日本人打對攻,那樣的傷亡太大了。既然先鋒軍能攻下曼谷卻無力守住,那么以后就多攻打幾次,把日本人拖得徹底沒脾氣了再說。反正日本人也蹦跶不了幾天了。
不過有了美國陸航打算大干一場的計劃,趙易更樂得順水推舟。
兵力都撤向遠處,曼谷空中只留了15架雷電在騷擾。為了打消日本人的疑惑,美國人也在曼谷附近出動了20架戰機,裝作被日本的陸航牽制住了,四處亂飛,實際上卻在暗暗偵查日方情報。
等情報探查差不多了,猶如蝗蟲一樣,黑壓壓飛來了一大群美國戰機,飛臨了曼谷上空。
這些都是從印緬戰區抽調出來的。
在多了一個先鋒軍后,第10航空隊的職責明顯加大了。美國人曾經希望把印緬戰區劃分出去,單獨把中南半島化出一個航空隊,或者把在華夏的第14航空隊范圍覆蓋到先鋒軍這里。
但后來先鋒軍大力發展空軍,實力大漲,單獨劃分航空隊有些不合算,已經成了第14航空隊指揮官的陳納德又跟史迪威、比斯爾不和,老蔣也不愿意華夏的美國陸航老是往先鋒軍那邊跑,于是最終還是第10航空隊管轄了先鋒軍地盤上的陸航。
第14航空隊依舊是那點獨立的小編制。因為還要不斷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這一次也沒有從第14航空隊抽調兵力。
為了完美的實現這一次任務,比斯爾抽調了三百多架各式戰機前來。為了瞞過日本人,一開始只有少部分隱藏在了先鋒軍的地盤上,臨到戰爭開始,才陸續飛臨,只中途在緬甸先鋒軍地盤上轉機,有的編隊甚至直接飛抵,反正不需要返航,直接降落在先鋒軍安排好的野戰機場上。
這年頭日本人艦載的雷達性能也有限,等到發現時,美國戰機群已經飛抵頭頂。
美國人第一波投入進攻的就有一百來架戰機。
此時日本人在曼谷周邊的戰機也不過只有147架,還有部分沒有起飛,有些戰機也準備返航補充油料和彈藥了。美國人這突如其來的第一波一下子砸暈了日本人。
日本人的戰機有不少是轟炸機和攻擊機,為了艦隊防空特地調整的負責戰斗攔截的戰斗機總數量也不足70架,此時滯留空中的不過40架,而美國人的第一波戰機群中,戰斗機就有70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