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軍一路追擊,打過了同古,止步于彪關河附近。
“我們又打回來了”先鋒軍中不少遠征軍老兵眼望著同古,忍不住熱淚縱橫。
現在已經是3月下旬,距離遠征軍在42年3月19日發動同古戰役已經過去了整整三年。
回首往事,恍如夢幻。
想想野人山撤離的慘狀,誰也沒有想到過還能有打回同古的這一天,更沒有想到當初參加的先鋒軍能發展壯大到如此地步。
打到了同古,除了野人山中的還有零散的日軍外,半個多緬甸就改姓先鋒軍了。
這并沒有引起外界多大的震動,畢竟之前半個緬甸早已經屬于先鋒軍的了。現在不過是多增加了一個緬甸第三大城市平滿納而已。
先鋒軍這點小打小鬧在45年波瀾壯闊的二戰最后關頭,算不得什么。
大國的角斗已經到了最后的關頭,劇終前的一波一波的上演。
先鋒軍也趁機在其中渾水摸魚。為了不引火燒身,先鋒軍并沒有動日本人連接緬甸和印度、馬來亞和泰國的這兩條鐵路大動脈,而是在周邊零敲細打,慢慢地蠶食。
這種蠶食方式就算日本人看在眼中,也顧不上,細算時間,被蠶食的慢性自殺時間遠不如被盟軍在其他戰場直接殺死的時間要漫長。戰略有輕重緩急,先鋒軍的這種方式被日本人直接劃歸了輕微傷害,置之不理。反正就算理也力不從心。
3月份,先鋒軍的大動作不止在平滿納。
第8師在印度終于拿下了艾藻爾,除了引來英國人的嘮叨,并沒有引起更多人的關注,至少沒有引起戰略收縮的日本人的關注。
日本人在印度開始戰略收縮,附近的兵力收縮向幾個戰略大城市,逐漸放棄了邊邊角角,第8師趁機收復。
日軍兵力和后勤運輸補給不足,施行戰略收縮的不止印度,在東南亞很多地方都在退縮。一時間各方勢力都紛紛跳出來,搶著接收地盤。
先鋒軍散布各地的派遣隊也紛紛走到臺前,插旗占地。規模最大的當屬加里曼丹島上的先鋒軍派遣隊。
這是趙易精心準備好的嫡系部隊,人員和裝備讓他們的戰斗力超出其他南洋派遣隊一籌,很快嶄露頭角。
在這股占地風潮中,就連馬來亞根據地的地盤也擴張了數倍,只是沒有進攻怡保,而是在相對貧瘠的中央山脈以東發展,逐漸占領了大半個金馬倫高原和周邊的數個小城鎮,就連隊伍規模也一下子擴充到了5萬,雖然戰斗力還欠缺,但至少讓第6師滿編了。最關鍵的是,經過一輪擴張,物資匱乏的問題暫時得到了緩解。
“周圍的華人熱切盼望我們去趕走日本人,一直縮在金馬倫高原也不是辦法呀,能不能繼續擴張”葉關沉不住氣道。
趙易笑道“現在局勢一天一個樣,再等一等,日本人就再也顧不上我們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